城市更新

2022-09-15

2014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首届世界城市日论坛上,提出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基本概念。2016年,上海2035总体规划提出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总体目标,并同步推出《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2019年起,上海选取15个试点街道全面推动“社区生活圈行动”,针对空间品质和社区治理两大短板,聚焦规划空间统筹和资源政策供给,尤其充分运用“城市体检”等空间信息化手段为社区“问诊把脉”,重点提升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体育、休闲及就业等设施的配建水平和服务功能。2021年,国家自然资源部组织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写《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并颁布施行。六年多来,“15分钟社区生活圈”在上海不断地推广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社区生活圈是什么?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是15分钟路程上的美好愿景。便利、安全、绿色、健康、舒适、友好,是美好生活的本源。

自“上海2035”总体规划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以来,上海已完成180余个项目落地,长宁区新华路街道、普陀区曹杨新村等一批社区整体成效显著。诸多街道打造了社区食堂、为老中心、育儿空间,让周边居民吃得健康方便。老年人有了交际圈,家长们有了家门口的“遛娃”场所,居民共建共治意识和社区凝聚力明显提升,社区空间治理信息化场景应用也为上海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积极助力。

2021年空间艺术季的主题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在全市多个社区同时举办,以实景展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为特色手段,以社区为展场举办。活动内容包括1个主题演绎展和21个样本社区的体验活动。主题演绎展系统介绍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理念和上海实践、国内外案例;新华街道、曹杨街道等涵盖全市14个区的21个社区举办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样本展,邀请市民实景体验社区服务,参与社区营造。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空间艺术季的艺术植入单元以社区空间为展场,更关注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场景,不仅居住在这些社区的市民,还包括每个观展的市民,都可以通过参与其中成为展览的一部分。市民在社区中“偶遇”艺术,引发对生活、对空间、对城市的深入思考,为日常生活增添能量,为城市表情增添温度。

城市更新的概念逐渐家喻户晓,这对于提高全社会关注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大有益处。从上海城市空间的功能更新看,有以下规律值得把握:一是区域功能正从单一转向融合,传统的商务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正在走向功能混合与复合;二是城市空间逐步从生产功能转向消费功能,尤其是中心城区,已从单纯办公为主(生产功能)的集聚,大量地转为消费空间;三是从以私域空间为主(固定机构、人群使用)不断转向公共空间(流动人群和变化的内容、功能)。

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明确的生活圈行动方法,体现出三方面特点:

一是注重规划统筹,充分体现社区整体发展、全面提升的工作要点。包括规划范围上强调“整区域”,以街镇为单位,作为生活圈行动的实施范围,系统开展规划、建设和治理工作;发展目标上关注“全要素”,针对居住、就业、出行、服务、休闲以及城市家具等各类专项工作制定全要素规划方案,形成各方共同推进行动的“社区规划蓝图”和“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路径上凸显“多手段”,在城市更新、土地出让等各类建设项目中挖掘空间资源,通过政府投入、社区基金会支撑、企业代建等多种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二是建立统一标准,以五个“宜”统筹整合各系统条线,作为“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建设标准。其中“宜居”重点关注可负担、可持续的社区住房供应体系,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全龄关怀的配套设施和智慧服务以及社区空间韧性安全等;“宜业”提倡社区拥有更多就近就业的机会,创新创业成本可负担,就业服务无距等;“宜游”强调社区休闲空间丰富多样、无处不在,休闲空间体验多元,社区空间慢行友好,出行低碳便捷,社区风貌彰显等;“宜学”提供丰富充足的学习体系,包括托育无忧、终身学习等;“宜养”保障全生命周期的康养生活,包括老有所养、全时健康服务等。

三是构建行动机制,整合相关部门、基层政府和社会各方力量,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合力推进实施。市级部门做好总体指导和政策保障,市规划资源局牵头开展顶层设计,研究明确导向标准和行动机制;市相关部门做好政策支持和监督管理;区政府总体牵头搭建社区共治平台,构建政府与社会“上下互动”的协商机制和多部门间“左右贯通”的联动机制;街镇是行动的组织推进主体,经充分赋能赋权,负责组织编制生活圈行动规划、制定行动计划、协调项目实施等相关工作;社区居民是行动的关键主体,全过程深度参与;社会组织与社区规划师是行动的重要力量,承担更多专业社区服务供给和技术把关。

城市更新不仅要把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工作,转化为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的务实行动;要让设施便利、服务多元、环境有韧性、管理精细化的社区,更好地服务于居民,共同汇聚起共建美好城市、共创美好生活的强大合力,为推动实现“人民城市”建设提供上海样板和中国智慧。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