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海通报新冠肺炎防控情况

2020-05-08

  郑锦:今天上午,市政府决定,自5月9日零时起,将本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

  本市将继续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切实落实好常态化防控的各项举措,进一步巩固疫情防控成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守好“入城口”。海关等口岸部门对进境航班、入境人员继续严格执行登临检疫、健康申明卡审核、测温以及流调等措施,发现有发热等症状人员直接闭环转运至指定医疗机构诊疗;对所有入境人员实行核酸检测。各区继续加强对境外来沪人员转运闭环管理,统筹做好集中隔离点各项工作。对隔离健康观察人员在解除隔离前开展核酸检测。

  二是抓住“落脚点”。外来人员进入小区的,须出示随申码;对首次返回小区的来沪人员,继续实行信息登记。对入住酒店的来沪人员,继续落实好测温、人员信息登记等措施。

  三是管好“流动中”。在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人员密度高的重要交通枢纽、场站,通过红外热像仪等非接触式测温设备,加强对大片移动人群的快速检测,提高体温筛检精度。落实长途客运、水上客运等正常运行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四是服务“就业岗”。不断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和第三方机构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落实好复工复产企业对来自部分地区新到岗(返岗)员工实施核酸检测。对经营性室内密闭场所,根据行业公共卫生规范与要求,落实限流、预约、有序开放等相应措施。

  五是看好“学校门”。实施“一校一策”开学工作方案,建立晨(午)检及日间健康巡察、因病缺勤缺课每日直报、应急预案与演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防控机制,设置相对独立隔离观察区,保持教室通风,实行错峰用餐等措施。一旦发现师生有发热等症状,立即启动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及时排查和诊治。

  六是用好“监测哨”。加强全市发热门诊和社区发热哨点诊室建设,提升病例监测发现能力。强化医疗机构预检分诊,一旦发现有可疑流行病学史就诊者,立即引导至发热门诊或哨点诊室进行隔离排查,对疑似病例立即落实隔离留观措施,形成闭环管理。

  为确保这六项措施的落地落实,本市将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专家研判,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公共卫生建设大会和“公卫20条”精神,优化公共卫生设施布局和居民服务点设置。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物资需求,加强物资供应保障,统筹做好物资调配和分级分类管理。

  我们将结合爱国卫生活动的开展,加强人居环境改善和健康科普,帮助市民增强个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希望市民朋友们减少聚集性活动,保持社交距离,推进分餐行动,提倡使用公筷公勺,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人人参与,人人行动,共同维护城市公共卫生安全与市民身体健康。

  郑锦:一、病例情况。5月7日0—24时,无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3例,其中1例来自俄罗斯,1例来自美国,1例来自英国。5月7日0—24时,无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截至5月7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318例,治愈出院291例,在院治疗27例(其中2例危重)。待排查的疑似病例6例。

  截至5月7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339例,治愈出院332例,死亡7例。没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

  截至5月7日24时,没有在医学观察中的无症状感染者。

  二、医疗救治情况。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医疗救治。进一步强化发热门诊管理,严格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流程,避免交叉感染,守牢安全底线。

  各级医疗机构切实做到疫情防控不松劲、不懈怠,确保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日常医疗服务两手抓、两手硬,在做好院感防控的基础上,有序开展日常医疗服务,更好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市卫生健康委继续开展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等督导,做好各类场所的卫生监督检查。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