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2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2019-09-12

  1、文汇报:本市将率先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未来上海将如何进一步提升美术馆的公共教育服务?

  于秀芬(市文化旅游局局长):谢谢你的提问。去年上海出台了《美术馆管理办法》,这是全市出台的第一个省市级美术馆行业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目前上海共有美术馆81家,这两年本市的美术馆大力策划推出公共美育方面的活动,现在这个职能已逐渐成为核心职能之一。去年,本市美术馆共举办各类公共美育活动3338场,受众近27万人次。今年上半年,本市美术馆共举办活动1100场,受众达10万人次。我们感到,美术馆应当设立这样的一个职能。同时在做好日常公共教育活动的基础上,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从本市美术馆事业发展现状来看,进一步提升美术馆的公共教育职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努力:

  一、丰富公共教育活动的形式。从传统的导览、讲座、座谈、工作坊等形式,进一步发展,要推出有演出、互动体验等一系列活动。未来美术馆和表演艺术、电影、文学的跨界合作将会越来越多,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要。

  二、扩展公共教育活动的受众人群。过去我们一提到公共教育首先想到的只是面向儿童、学生的活动。现在我们除了对青少年的文教结合以外,我们要面向全民的美育,因为美术馆是一个终身教育和终身体验的场所。所以,公共教育活动应当覆盖所有年龄段和所有教育背景的所有市民,包括专业人士、艺术爱好者、游客等。这两年,一些美术馆还特别策划了一些针对白领的夜间公共教育活动。下一步,我们也将进一步指导和引领好上海的各级各类美术馆,针对不同市民的需求,推出特色鲜明的公共教育活动。

  三、增强公共教育的互动性。这两年,我们在推进“把美术馆带回家”计划,重要的一些展览作品都有了二维码导览,比如刚刚落幕“十二艺节”三大展览。许多美术馆也设立了多媒体魔墙,观众朋友们可以在触摸屏上欣赏作品,同时了解作品背后的一些故事,让观众有兴趣主动感受、体验和了解。今后,上海的各级各类美术馆还将建设“数字美术馆”,把一些体验性、趣味性强的内容增加进去。

  四、扩大公共教育的活动场域。去年,我们除了在美术馆里举办活动外,在美术馆外也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已达到上千场。活动场所包括中小学校、高校、商场、公园、部队、社区等。尤其是大力推进美术馆社区化建设,继续参与社区的公共文化建设。突破美术馆的“围墙”,把美术馆里的展品和美育教育带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现有公共文化场馆的设施功能,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开展更丰富、更开放的公共教育活动,共同提升市民的美育教育。谢谢。

  2、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我想问张局一个问题,上海文旅局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旗(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中央、市委市政府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部署要求,全力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规划纲要》,全力推动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的发展。我们“三省一市”的文化和旅游厅局共同推进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方面的工作,签订《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开启了长三角文化和旅游合作的新篇章,“三省一市”的文化旅游部门以此为契机,也进一步完善了合作机制,加大了优质供给,提升服务质量,助推产业发展,切实提升长三角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一体化发展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第二方面的工作是推进“1+6+18”共计25项重点任务,分别由三省一市各相关部门承担,其中“1”是由我们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负责推出联合推荐(介)、惠民利民、品质保证、服务便捷的“乐游长三角”网络服务平台。“6”是指新启动项目6项,分别由江苏、浙江、安徽文化和旅游厅牵头其中的2项任务,其他的两省一市共同参与。其中,由江苏省文旅厅牵头制定“高铁+景区门票”“高铁+酒店”等快捷旅游线路,以及长三角文化和旅游服务标准。由浙江省文旅厅牵头制定区域文化和旅游重大事件、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以及文化和旅游市场负面清单,加强区域综合执法机制建设。由安徽省文旅厅牵头推出“名城、名镇、名村、名山、名湖、名园、名馆”等“七名”精品旅游线路和发布年度文化和旅游行业“红黑榜”。另外18项工作是指三省一市在多年合作工作基础上继续深化的项目,包括:建立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机制、深化长三角美术馆协作机制、建立长三角博物馆联盟、举办2019年长三角文化旅游洽谈会和旅游集市。谢谢。

  3、东方网:我的问题是给褚局长的,近两年特别是小长假期间出现了博物馆热,问一下上海博物馆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褚晓波(市文化旅游局副局长):上海正在布局和推进一批全市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比如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程十发美术馆和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等。今后,也会有更多的文化空间出现。

  近年来,全国都掀起了“文博热”,比如故宫的文创,还有“如果国宝会说话”等电视栏目都成为网红产品和收视热点,也充分体现了博物馆日益走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公共文化、生活旅游中的新领域。截至目前,上海共有博物馆138家,其中112家免费开放。

  为更好满足群众对高品质文化产品的需求,上海各博物馆也紧紧围绕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这个目标,以群众对文化内涵的新需求为导向,特别是在策展上狠下功夫,着力提高展览水平,丰富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形式和内容,举办了一系列展览。去年,全市各博物馆共举办展览833个,各类教育活动2.5万余场。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共接待观众1200万人次,占观众总量的54%。

  目前,全市有70座博物馆开设了网站,112座博物馆开设了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超过半数的博物馆启用了展品二维码。我们将实现“观众、藏品和大数据”动态多元交互传播,让观众获得更好的体验。

  特别是今年还有一项举措,推出了博物馆的夜游活动,也深受广大市民和游客的欢迎,为白天紧张忙碌的市民和观光游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夜间参观体验。这项活动从今年7月份开始,首批列入夜间开放的博物馆有14家,都是在每周五晚上延长开放时间,一直延续到9月份。到目前为止,博物馆夜游活动共接待观众6万多人次。今后将继续推动夜间开放常态化,推动更多的博物馆开放夜游活动,为市民提供更加丰富的夜间文化活动。谢谢。

  4、解放日报:刚刚发布会提到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深化“建筑可阅读”项目,想请褚局长具体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谢谢。

  褚晓波:去年开始,文化旅游部门联合房管、规划等部门,特别是黄浦、静安、虹口、徐汇、杨浦等六个中心城区开展这项工作,深受广大市民欢迎。今年旅游节期间,我们把这项工作打造成2.0版本,拓展为四大板块,刚才于局长也提到了。

  第一个板块是开放。以前,很多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只能在外面看,由于种种原因没法走进建筑参观。所以今年重点推出让老建筑不仅可以靠近扫码,更可以走进参观。目前6个区开放总量已经达到1032处,这个数量是去年的10倍,特别是今年上半年这些开放的建筑接待游客已达到760多万人次,这些建筑类型丰富、开放形式多样。老建筑的开放打造了一个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可以充分让广大市民和游客体验到上海历史建筑的内涵和城市的独特魅力。

  第二个板块是二维码提升。去年,我们在400多处建筑上设置二维码,今年继续扩大覆盖面,到目前为止共完成了1298处建筑的二维码设置工作,数量是去年的3倍。同时,6个区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阅读体验度,不仅建立了志愿者讲解,还在二维码中增设了英文导览,为很多外国游客提供便利,还增设了语音、视听播放,以及最新的VR功能,使建筑“能读”“能听”“能看”“能游”。

  第三个板块推出了微旅行。6个区积极行动,这次在旅游节期间共同推出了87条各具特色的建筑微旅行线路,这些线路也是成为“阅读上海”指南和网红打卡地。比如说,黄浦区主要精选了外滩沿线建筑,采用建筑内单位志愿者导览服务方式,通过“黄浦最上海”的官方微信在线预约,吸引游客走进外滩建筑。虹口区也开发了6条红色主题的旅游线路。

  第四个板块文创市集。9月22号周日,将在静安公园首次举办首届“建筑可阅读”文创市集暨微旅行线路推介活动,展示阅读建筑的文创产品,放大阅读建筑的综合效应。下一步,这项工作会继续推进,争取到今年年底6个区新增142处开放建筑,开放总量将会达到1174处,占到上海这些历史建筑应开尽开的100%;到年底前还会新增237处建筑的二维码设置,总量可以达到1535处。到明年上半年,6个区会力争完成所有历史建筑的二维码设置工作。

  5、上海证券报:我想问一下张局长,刚才提到夜间经济在上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请您介绍一下市文旅局就促进夜间经济有哪些具体的措施?

  张旗:夜间经济作为都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繁荣程度是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活跃度的重要标志。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夜间经济发展的要求,多次专题研究,做出相应部署,推动商、旅、文、体融合创新,切实提升市民游客的体验度和获得感。

  在建设“夜上海”特色消费示范区、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和市旅游行业协会、各区文化和旅游管理部门一起,积极协调和动员本市文旅企业延长夜游时间,及时向公众开放,为市民游客提供独特的夜间参观体验。8月8号,我们经过前期的征集和筛选,公布了一批夜间开放的文化和旅游企业名单,其中包括了100多家文化旅游企业,既有A级景区,也有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既有传统老牌的景区,也有新型商旅文综合体,切实丰富了市民游客的夜游体验。这些场所遍布上海16个区,在各大夜生活集聚区建设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从上海推出的一些夜间消费场所情况来看,有几个特点。一些A级景点不仅延长了开放时间,更针对夜游夜赏推出了特别活动,比如说国内最大的穹顶秀将在东方明珠上演,每天晚上三场演出,而且是免费观看,最晚一场放在晚上8点半。上海野生动物园,从试点推出首个夜间动物园的情况来,游客也非常踊跃地参与。此外,上海各大主题乐园也开启了夜游模式,比如说,像上海的欢乐谷星光夜场,从时间、空间和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创新。海昌海洋公园在7、8月份推出了星光夜场,锦江乐园也用一场主题灯光秀打造夜游新亮点,连续多年推出的夜市更是人气旺盛。黄浦江水上游览世界级旅游精品项目的打造与开发,是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浦江游览船也成为了一张上海旅游的名片,在夜间经济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为满足城市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我们各个区的文化旅游局积极助力夜间经济,黄浦区积极策划将区内夜间场所串点成线,推出了6条夜游线路,主题分别是“在最爱的电视剧里夜跑”“月光里上海亲子和潮玩”等,非常有特色。在夜间开放的过程中,我们也明确要求各个服务企业要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效能,为夜游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培训,确保安全、有序、健康。

  夜间旅游是发展新的文旅产业的新模式,夜间旅游既能让传统的旅游资源焕发出活力,也创造出新的文化旅游消费热点、新的文化旅游产品,为市民提供了差异化、多元化、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从而也为我们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特别是推动上海“四大品牌”建设做出了贡献。

  我提议,记者朋友们也可以到现场做一些实地采访,让我们更多的游客共同感受上海夜间经济的活力和魅力。谢谢大家。

  6、上海日报:说到文旅企业“红黑榜”,今年对文旅企业黑榜的监管有没有新的举措?谢谢。

  张旗:我们长三角区域一直有一个联动机制,长三角市场一体化程度非常之高。为规范长三角“三省一市”,我们专门制定了一个“红黑榜”,国家文旅部也非常支持这个工作,多次在三省一市召开会议,这项工作由我们上海文旅部门牵头,我们“三省一市”的标准应该是一致的,执法的尺度应该是一致的,而且不应该成为游客消费的陷阱和洼地,这是长三角一体化旅游品质和标准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几年我们也不断加强监管,在一些具体的探索上,比如说原来的执法都有区域的限制,现在为加大执法力度,我们“三省一市”正在讨论,执法部门在异地发生的违法违规事件,可以异地取证,同时固定证据,提交给这些旅游企业的管理部门进行处罚。这实际上就是组成一张网同时覆盖“三省一市”。

  另外,我们也提出为诚信经营的企业提供更多便利化,使这些企业在市场上获得更大份额,吸引更多市民。总之,长三角的文化和旅游企业,只要依法依规肯定会获得很好的发展,一旦违法违纪将在市场上无路可走。

  徐威(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发布会提问环节到此结束。如果有进一步采访需求,可以与市文化旅游局或者市政府新闻办联系。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