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1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徐汇区建设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相关情况

2017-09-21

   市政府新闻办今天(9月21日)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徐汇区区长方世忠介绍了徐汇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相关情况。市发展改革委巡视员王思政、市科委总工程师傅国庆、徐汇区副区长陈石燕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6月,徐汇区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按照国家发改委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徐汇区与市发改委、市科委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全面建设徐汇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方案》,上海市政府也发布了相关实施意见。徐汇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相关情况如下:

   一、主攻方向

   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旨在不同区域、不同高校院所、不同创新型企业,通过试点示范完善双创政策环境,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进一步促进社会就业,推动形成双创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作为第二批示范基地,徐汇要示范什么?特色和定位在哪里?是首先必须要回答的问题。2015年,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徐汇被列为重要承载区,定位是科技服务业。徐汇提出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要高举科技服务业大旗,打造科技服务业发展高地,既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支撑,也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创造经验。并且考虑:第一,科技服务业是创新创业的关键一环。一个地区创新能力强不强,科技服务业发达与否至关重要。科技服务业在科技创新中处于核心枢纽的位置,能极大地促进创新链的融合交互,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专业化、集成化服务。第二,科技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大有可为。科技服务业位于服务业价值链的高端,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已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服务业还处于发展初期,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第三,徐汇理应成为科技服务业示范标杆。科技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有高创新性、高人才性、高外部性等特点,对产业基础、人才技术、市场环境等都有较高要求,这是上海的优势,也是徐汇的机遇。要通过打造上海最强的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供持续的动力和活力。

   二、资源基础

   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徐汇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优越的基础条件。徐汇有悠久的创新传统。700年前,黄道婆在这里革新推广纺织技术;400年前,徐光启在这里从事农政研究、传播科学思想。徐汇是近代上海百年科学、百年工业、百年教育以及海派文化的代表性区域,形成了中西合璧、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文化。徐汇有密集的科技资源。集聚了120多家国家级、市级科研机构,10余所高等院校,数十家国家级、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外资研发中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7.9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8.3件、居上海第一。徐汇有强劲的产业基础。综合经济实力在上海中心城区领先,信息技术和生命健康两大创新产业总产出超过1200亿元;以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科技金融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业2016年实现增加值339.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2.3%,高于上海近10个百分点。另外,徐汇有完善的创新生态。60多家众创空间、150余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近200家科技风投机构和7.5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构成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同时,徐汇有被称作"万国居住建筑博览群"的衡复风貌区,106位"两院"院士工作或居住在徐汇,是科创高端人才居住的首选之地。

   三、示范目标

   根据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要求,立足徐汇优势基础,设立总体目标:以创新徐汇为引领,依托信息技术、生命健康两大产业集群,发挥科技服务业的核心枢纽作用,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联盟化、规模化、网络化发展,着力打造对标国际一流、服务国家双创、运营主体多元的科技服务业特色品牌,努力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提供"徐汇方案"。徐汇将构建"两极两带"的空间布局。"两极"是漕河泾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极和枫林生命健康产业创新极;"两带"是滨江创新创意带和以地铁15 号线为串联的漕河泾-华泾创新创业带。

   具体,实施"三步走"战略:

   ——到今年年底,建立双创示范基地目标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双创政策落地实施。

   ——到2018年,在科技成果转化、功能平台打造、体制机制突破、企业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一批成果,基本建成高水平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

   ——到2020年,在政府管理服务创新、双创支撑平台搭建、双创生态培育等方面形成制度模式和经验,全面建成高水平的区域双创示范基地。

   四、重点举措

   抓住科技服务业这个"牛鼻子",聚焦政府服务、政策体系、科技金融、载体空间和品牌氛围五大领域,着力在六方面率先改革突破:一是创新政府管理。复制自贸区制度创新成果,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促进通关便利化。建设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区,打造家门口、指尖上、一体化的政务服务。二是促进成果转化。推进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建立科技经纪人制度,构建市场导向的成果转化体系。三是拓宽融资渠道。探索"科技园区(众创空间)+企业+政府+银行"政策性融资服务模式,助力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吸引国内外创新投资机构落户。四是深化协同创新。突破院所和学科管理限制,支持多方跨界合作,构建若干产业创新中心、创新网络和产业联盟,探索发布科技创新指数。五是完善财税机制。转变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模式,逐步实现依托专业机构管理科研项目,推动普惠税制政策落地。六是支持人才发展。试点开展海外人才出入境便利服务和离岸创业基地建设,建立高端人才绿色服务通道,支持事业单位和企业科研人员双向流动。

   徐汇将以徐光启命名,启动实施光启计划及六大工程,加快构筑徐汇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形成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的有效支撑:

   一是实施光启领航工程,打造一批高端产业集群。推进西岸智慧谷、上海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北杨人工智能小镇、枫林国际创新中心等建设,做强信息技术和生命健康两大产业集群。到2020年,力争两大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18%和10%。

   二是实施光启聚力工程,建设一批研发转化平台。深化与大院大所大校大企战略合作,支持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等三个卓越创新中心、复旦大学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上海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中心等一批研发和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

   三是实施光启双创工程,优化一批双创空间街区。依托微软创投加速器、谷歌开发者社区等国际化众创空间,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双创社区、双创街区。到2020年,创业投资基金规模达到200亿元,拉动投资400亿元。

   四是实施光启IP工程,提升一批知识产权平台。深化漕河泾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审查协作中心上海中心、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点、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和服务中心运营,推进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项目落地。

   五是实施光启人才工程,推进一批人才服务项目。落实人才安居工程,在徐汇滨江、漕河泾开发区等建设单位租赁房、人才公寓;推动上海交大、上海生科院、漕开发等国家级人才基地联盟建设。到2020年,国家及上海市"千人计划"达到200 名以上。

   六是实施光启保障工程,拓展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工程建设,建立电子证照库和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实现107个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全程网上办理。推进智慧城区建设,优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让企业群众办事创业更加便捷高效。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