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7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2022-05-31

  1、上海电视台:这次“证照分离”主要涉及五大类,有哪些具体的项目?涉及哪些行业和部门?可不可以举例说明?另外许可证审批简化或取消之后,事中和事后监管会不会更加难?比如对一些企业实行告知承诺,具体怎样监管?

  顾洪辉(市发改委副主任):本次关于证照分离的改革,我们在方案的设计过程当中主要是有三个考虑,第一是要考虑企业主体在市场当中的作用,充分考虑企业的活力。第二是在这过程当中政府职能的转变,第三从整个市场来看,就是要营造一个便利化的环境。

  在方案的具体事项当中,我们主要关注两个重点,一个是在整个“证照分离”过程中形成五个类型,我们叫分类改革,第二个重点要建立五个综合监管体系。也就是说有五个改革方式和五个监管,两个重点,一个是改革审批方式,一个是要加强综合监管,形成综合监管体系。

  刚才你提到了告知承诺,这个很重要。我们本次分类改革,五个方式当中每一类都是改革,核心是一个制度的创新,也就是通过对五个不同类型对制度进行设计之后,达到使企业在市场中,获得一个很好的预期性,而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得到缩小和规范。这样就使得企业进入市场的环境得到更好的完善。

  刚才孙继伟秘书长介绍了改革分五个类型,这五个方式当中对于企业自主能够决定的事项,我们就取消,或者改为备案;对于不能取消的,我们又可以在事后监管中实现告知承诺这种方式来进行改革的话,我们就采用告知承诺。请大家特别关注一下告知承诺这个改革方式,虽然是一种审批形式,但是在管理上对于政府和企业都有新的不同要求,更好地使企业获得了自主经营决定的权利,同时又要求它有更多自主。这一方面大家可以一起关注,同样都是有改革的内容在里面的。

  在我们整个改革设计过程中,上海有三十多个部门一起对现有的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我们当初梳理形成了一个行政许可事项基础事项表,这张表有三百多项。从这三百多项中我们进行筛选,主要考虑的是在经济领域审批频次比较高,改革之后又能够体现成效。根据这个原则,选定了110多项,然后形成方案上报给国家。

  从具体的情况来看,大家知道在审批事项当中有证照的前、后问题,本次的“证照分离”改革有些是前置事项,有些是后置。

  尤其第五类当中涉及到公共安全,涉及到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前置性事项,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这110多项的事项当中涉及到行政部门的,我们最后梳理出来涉及到二十五个部委,中央各部委对上海非常支持,都是给予了很大的改革空间。

  这里面还涉及到事项中一些需要调整的相关法规,从目前梳理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有九个事项需要调整,其中就有三部行政法规,四部是国务院文件,一部是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

  你还提到关于事中事后监管的问题,这是我们本次改革当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要通过协同监管、分类监管、自律监管、社会监督、动态监管这五个方面,构成一个综合监管体系。这个监管体系的特征是信息互联共享、证照监管协同。与诚信制约相结合,行业协会是共制,风险要做到风险预警及时的综合体系。所以刚才举到的具体例子,实际上就在综合监管的平台中,政府实行有效监管。只有综合监管到位了,才可能使改革的步伐更加好地向前走。

  钱明涛(市编办副主任):关于事中事后监管我再补充几点。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中,在政府简政放权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取消审批不等于取消监管,更不是放弃监管责任。行政审批取消之后,政府的监管今后要由事前的审批更多地转为事中事后的监管。

  上海这几年在改革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监管举措,今后随着“证照分离”改革的推进,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这些监管举措。下一步,我们将着重推进以下几项监管举措。

  一是实施协同监管。行政机关通过多部门、多环节联手,共享监管信息,强化监管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统一监管的标准、原则、程序,提高监管效能。

  二是实施分类监管。在事中事后监管当中,引入诚信管理、建立诚信档案制度。各个监管部门将根据监管对象的诚信情况、日常经营活动情况以及违法情况等,将监管的对象分成不同的类别,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预警机制和惩戒机制。

  三是实施动态监管。将监管对象纳入网络化管理中,监管部门实时采集和监控网格内的各个监管对象的有关信息情况,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是实施行业自律监管,发挥行业组织作用。政府部门主要指导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行规行约,同时实施行业职业道德准则,推进行业诚信建设,认真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工作。

  五是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社会监督,推动形成社会性的惩戒和约束机制。特别是支持新闻媒体更好地参与进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曝光披露那些违法、违纪的情况。

  六是进一步强化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明确市场主体对不履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导致的后果要承担责任。

  我就补充这些,谢谢。

  2、上海电台:“证照分离”改革后,企业是先拿到营业执照,先取得商事主体资格,那接下来有些还是有主管部门,要去办证,怎么让这些相关部门知道有这样一个企业成立了,要来办证,要进入到事中事后监管中?

  陈学军(市工商局局长):刚刚记者提到的问题是“证照分离”非常重要的步骤。作为“先照后证”、“证照分离”配套性的改革,我们专门设计了从操作流程上和载体上两部分的配套改革。从操作流程上我们是实行双告知的流程再造。

  一方面我们在受理企业来登记的时候要递交申请材料,在办营业执照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的相关审批部门、经营范围和经营业务,我们告知企业在什么地方去申请,这些部门地址、路名、电话,什么部门、什么处室来审批,让企业非常清楚地了解要获得经营许可范围,需要到哪些部门去办。

  第二个告知就是同时告知相关的审批部门,企业到工商来申请注册登记的时候,我们通过电脑的信息直接就可以传输到相关的审批部门。

  比如有的企业来进行环保或者是环评的业务,我们在注册企业登记的时候,这些信息通过录入已经传输到相关的环保部门,那么他也就是收到了这个企业在办理这样的营业执照,接下来需要获得这样的许可部门批准才可以进行经营。

  相关配套的另外一个措施是实行线上线下的载体,我们现在通过法人库的信息平台和上海市企业社会信用平台作为一个载体,这个是线上的载体,企业通过这个线上可以直接下载政府相关部门、网站需要明确知晓的材料和申请的录入。

  线下载体是我们在浦东各个登记的窗口,比如有自贸区、张江、金桥、浦东市民服务中心,这些窗口都是设立了线下服务表格递交申请的窗口,能够让企业在线下直接面对面地掌握和了解登记情况。通过双告知的承诺,通过线上、线下载体,这条链可以完整地配套完成部门间的信息,以及企业掌握到什么部门去递交什么样的申请。

  3、解放日报:“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方案通过后,这些新的改革举措什么时候可以执行?有没有一个时间表?刚刚说到110多项行政许可的改革,是一次到位还是会逐步推开?

  孙继伟(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本次“证照分离”改革之后是按照易操作可管理的要求,提出了这些事项。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以后,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总的原则是在国务院批复之日起开始执行,但是涉及到一些改备案的,还有告知承诺的改革事项,还需要再和相关的部门一起配合,制定一些实施细则,一些具体的操作办法。

  确实像您所讲的,我们这些改革的举措将是成熟一个推出一个,逐步地、尽快地全面实施。

  4、新华社:想请教一下孙继伟秘书长,本次改革为什么放在浦东全境进行,您觉得本次“证照分离”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另外想问陈学军局长,我们知道本次“证照分离”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您能不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孙继伟:之所以在浦东试点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浦东政府职能转变各项改革的基础比较好,因为浦东经过四个阶段、七轮改革,我们的政府职能转变应该是走得比较前面的。另外很多的政府行政审批事项都得到了大幅的削减,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效,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本次行政审批改革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也是自贸区改革和浦东综改的要求之一。政府职能转变是自贸区建设的首要任务,可以看在总体方案的二十五项当中有十二项涉及政府职能转变。浦东综改也是提出了三个着力,其中有一个着力,就是着力转变政府职能。

  第三,市场和企业的呼声和需求,也是顺应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准入开展了“先照后证”以后,办营业执照已经很容易了,但是很多的企业就反映,营业执照拿到了之后办证是比较多,办证也是比较困难。他们仍然有这样的呼声,所以我们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就是从办证环节审批手续着手,通过改革审批方式加强综合监管,使企业办事更加顺利、更加便捷。

  陈学军:涉及到一些审批的事项当中,企业可以感受到,原来需要行政审批,现在不需要审批可以直接从事经营活动。就像我们讲设立旧机动车鉴定评估机构的审批,像这些原来是需要审批的,现在通过本次改革,更多地让市场来配置资源。加工贸易审批,原来由商务部门来开展这些业务的时候,要经过部门审批才可以经营,现在就直接可以从审批改为备案,只要递交材料,企业就可以自行进入市场,从事加工贸易。

  另外再譬如涉及到光盘生产企业的审批,原来设立光盘生产企业是需要经过审批部门的审批,本次也取消了,可以在市场上配置有效资源。

  5、中央电视台:我看到在下一步的工作考虑要设立行政审批处,现在很多审批事项已经不用集中在办事大厅,为什么还要专门设立行政审批处,今后在办事功能和行政职能上,和现在相对集中的办事大厅有什么区别?

  孙继伟:这是改革过程当中的举措,我们是网上政务大厅加政务服务,今后我们要想把整个的行政审批集中在网上,但是集中到网上审批就牵扯到有些审批必须在现在各个部门,各个部门又分各个处室,分的很散,我们必须要进行进一步的集中,由各个部门集中在一个处里面,这样审批效率和审批相互之间的扯皮比较少,这样集中起来,最终向网上政务大厅进行审批,大部分的事项就可以在网上进行运行。

  有些专业性的审批,还是要真正集中起来,这样可以提高它的专业性和准确性,然后进一步提高效率。这个是改革过程当中的进程。

  6、第一财经日报:能不能举例说明审批频次比较高的项目?比如旧机动车鉴定审批事项或者是其他的审批事项,一年当中审批数字大概是多少?另外刚才提到有九项事项是需要调整部分相关法律法规,具体内容能否介绍一下?

  孙继伟:本次“证照分离”的改革是按照易操作、可管理的要求,另外也是企业关注度比较高,在审批过程当中频次比较高的审批事项。刚刚你关注了110多项,最终数量要等正式批复,批复以后是多少就是多少。我也希望你继续关注。

  朱民(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关于涉及到需要暂时调整实施的国务院行政法规、文件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事项,我们市里相关部门已经和国务院法制办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了密切沟通,尽快地提交相关的调整法规和文件的方案,也请你继续关注。

  徐威(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昨天国务院常务会议是审议通过,具体还要等最后的文本,最终以国务院下发的为准。

  本次发布会到此结束。欢迎各位记者继续关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的推进,谢谢大家。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