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0
记者 茅冠隽
家住青浦区赵巷镇崧泽村的王阿姨年近八旬,身患高血压。以前,她常在村卫生室配苯磺酸左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最近因血压波动,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医生评估后为她调整治疗方案,改用盐酸贝尼地平片。不过,这种药并未被纳入村卫生室常备药品目录,在村里配不到。
“如果想配这种药,还要去镇上、区里的大医院。我行动不方便,怎么办?”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王阿姨来到崧泽村卫生室的“配不到药”服务窗口反映情况。村卫生室医生帮王阿姨登记用药需求,并将药品特需申请提交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很快,王阿姨的药就顺利送达村卫生室。
今年4月以来,青浦全区的村卫生室里都开出一个新窗口——“配不到药”登记服务专窗,专门解决“王阿姨”们在村卫生室配不到药的难题。据统计,目前青浦区已为群众解决近百例缺药问题,其中慢性病用药需求占比超90%,群众满意度100%。
青浦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口的增加,部分农村地区因药品目录有限、交通不便等原因,村民常面临“配药难”。“我们从各级政务服务大厅内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获得灵感,那我们也可以开‘配不到药’窗口,通过具体事件具体分析的精准配送机制,让村民能在‘家门口’配到所需药品。”
青浦区卫健委医政科负责人杜懿杰告诉记者,设立这一专窗有现实理由,主要是为了避免资源浪费。
目前,青浦全区街镇有1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近200个村卫生室。“可以做到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尽量常备各类药品;但要让每个村卫生室都把药品配得特别齐全,就会造成巨大的药品和资金浪费——有的村卫生室只服务几十个村民,有的村卫生室对某种药其实并无需求,这会导致配备的药品长期无人使用。”杜懿杰说。
“配不到药”登记专窗不仅方便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还带动青浦区基层医疗服务模式转型升级。
青浦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青浦区的药品吻合度已超80%,即假设三级医院共有100种药,那么80多种都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到。“未来这个比率将进一步提升,通过医卫服务网络的药品吻合联动,各村卫生室的药品配备也会更丰富。”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