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直播经济积厚成势 带动区域消费活力跃动
今年3月以来,“小红书冒险岛Red Land”“抖音生活上海嘉年华”“抖音生活咖啡节”“上海餐饮抖音消费券”等头部平台直播活动接连在五角场广场“玩转杨数浦”白玉兰直播间举办。火爆的线上直播遇见火热的线下场景,带动区域消费活力跃动。
在中船科技园,传统的园区楼宇经过改造,化身直播孵化基地。随着150余家企业相继入驻,“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直播集聚生态初步形成。
杨浦区推动数实融合直播经济集聚区建设以来,直播经济正积厚成势。如今,空间载体遍布城市角落,产业生态融合赋能实体,人才成长环境温暖可感。
看载体:城市处处是舞台
从传统楼宇到城市街头,处处是舞台。只要镜头开启,话筒连通,这里“无处不直播”。
“没想到,传统楼宇也能改造成助力直播经济成长的舞台。”上海廪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天天播)创始人张添说。
去年,为了扩大业务规模,张添选择公司新址时来到中船科技园直播孵化基地。让他惊讶的是,这处传统楼宇已经改造成集内容创作、分享、社交、成长等多元场景于一体的创意友好型直播孵化空间。
直播可以发生在量身定制的传统楼宇,也可以发生在人潮穿梭的城市街头。
今年“五一”前后,杨浦区联合抖音、美团、东方购物、无忧传媒、无锋科技等直播经济重点企业举办“白玉兰直播盛典”,开展持续近一个月的白玉兰直播间全城直播活动。通过“直播+商业”“大屏+小屏”“政府消费券+商家优惠”激发区域消费活力。4月24日至5月4日,白玉兰直播间助力“五五购物节”商品交易总额超1.03亿元,同比增长47%。
如今,杨浦区正加强直播载体建设,直播基地、直播孵化空间、直播间、特色直播场景“四级”直播载体遍布全区。鼓励商圈商场、特色街区、商务楼宇、园区景区等拓展直播业务和服务,打造特色场景、丰富内容供给、加强宣传力度。
看生态:赋能品牌促增长
从五角场到新江湾城一带,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美团等互联网平台比邻而居。头部直播平台集聚,带动直播达人、MCN机构、品牌商家生态全链条融合。
上海坤酥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纯爱文化)是一家小红书头部直播代运营机构,旗下达人主播超20人,月商品交易总额近3000万元。创始人刘雨坤认为,直播电商体系逐渐完善,正在由“以达人为中心”转向“以商家为中心”,为越来越多品牌商家开辟新的增长路径。
构建直播场景,已经成为品牌商家发展的基础建设之一。一方面,直播为品牌商家拓展销售渠道,精准找到消费者,打响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直播让品牌商家通过数据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按需生产,减少库存压力。
上海制皂厂是杨浦区一家老字号企业。近年来,旗下品牌通过开展电商跨界营销、加速数字化转型等方式不断实现创新突破。入驻抖音电商以来,多款产品位列抖音爆款榜榜首,销售实现高比例增长。
看人才:有共创也有温度
各项政策赋能,行业共创激发灵感火花,人才成长环境温暖可感。
去年7月,B站百大UP主籽岷在中船科技园注册了公司,从此在杨浦扎根成长。他的每场户外直播,都是与城市的共创之旅。去年,他与100位粉丝,在杨浦滨江行走直播,亲眼见证百年“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今年,他在长阳创谷直播“城市文明开放麦”,聊AI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内容行业的跨界碰撞,也为直播经济带来更多灵感的火花。上海倾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莫佳伟,从事二次元运营工作。来到杨浦区,他认识了两位新邻居:一位经营着一家卡牌公司,另一位是一家直播公司的掌舵人。
上下楼即是上下游。何不三家合作,试试网上最火的“直播拆卡”?近期,三家公司“跨楼层”合作,尝试拆卡直播间的新玩法。“直播间培养新人主播,目前平均月销售额超50万元。”莫佳伟说。
直播经济在杨浦,有共创也有温度。政策保障方面,杨浦区通过开放共享直播场景,以“直播券”形式提供场景使用费补贴。做好优质内容创作人才引进和服务,加大高质量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支持力度等措施,支持直播经济发展。鼓励对创作者给予人才引进、薪酬奖励、安居保障、荣誉推荐等方面支持。探索建立完善金融服务新兴产业的专业化机制,支持直播经济业态、模式创新。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