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客厅、生态岸线、智慧医院、城际铁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多了这些新亮点
再过两个多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将迎来揭牌三周年。近3年来,在上海青浦、江苏吴江和浙江嘉善三地24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规划管理、生态保护、要素流动、公共服务等制度创新成果加快落地,水乡客厅、沪苏嘉城际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推进,新型跨域治理模式得到检验。8月9日,中外媒体走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观发展,看新颜。
从“水乡客厅”观景台望去,长三角原点就在200米外的河道中
站在沪苏浙共同打造的功能样板区“水乡客厅”,到观景台上环视一周,青浦、吴江、嘉善三地水乡风貌尽收眼底,长三角原点距此不到200米。据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生态规建部副部长杨文敏介绍,“水乡客厅”项目将围绕长三角原点,打造方厅水院,构建地标场所,体现中国形制与江南特色文化,四合院设计也象征着三省一市向心一体发展。建成后,“水乡客厅”将承载会议交流和跨河步行双重作用。
作为“水乡客厅”的核心绿色生态空间,江南圩田、桑基鱼塘、水乡湿地三大主题展示园将为游客展示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画卷。“三园”中的江南圩田展示园一期和桑基鱼塘展示园一期工程今年6月30日破土开工,总面积约710公顷,将中华传统理水治水智慧与新理念、新技术相融合,集中示范江南水乡农业种植、养殖和水体内源污染治理,打造农业生态化、景观化、功能复合的田园综合体。
江南圩田展示园一期局部
位于示范区核心区域的元荡,面积12.9平方公里,岸线全长23公里,是示范区“一河三湖”生态格局中横跨上海和江苏的核心跨界水体。本着开放贯通、便民利民、生态低碳、传承文化原则,上海市青浦区和苏州市吴江区共同推进元荡岸线生态修复一期、二期工程,已完成17.5公里生态岸线贯通。
上海市青浦区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晓峰说,经过修复,元荡的水更清、景更美,成为游客体验“跨界一体、绿色共生”的网红打卡地。同时,示范区的8条跨省公交线路,也让两省一市群众跨省“串门”游玩更方便。
在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一间诊室,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的医生,正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为患者远程会诊。互联网医院走廊以动车为设计灵感,科技感十足,人工智能元素随处可见,3台机器人分别负责为患者配送药品和医疗器械,查询专家信息,提供自助体温、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测试。
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洪斌介绍,患者在互联网医院可以体验异地专家远程会诊、医生远程查房、远程B超等服务,使用“健康云”小程序还能在线配药,在上海疫情期间为解决市民配药难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示范区公共服务领域率先启动的重大项目,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以朱家角人民医院为基础,依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临床医学、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和青浦的区位优势,通过区、校、院合作共建,积极探索示范区内优质公共服务跨域共享。
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内,医生正在远程会诊
沪苏嘉城际铁路青浦新城站项目现场,工人们有条不紊加紧腾地、铺设管线,建设项目专用大型临时设施。沪苏嘉城际铁路东起上海市虹桥商务区,南至嘉兴市嘉善县,西至苏州市吴江区,其中上海段为上海示范区线,江苏段为水乡旅游线,浙江段为嘉善至西塘线,全长约100公里,共设15座车站。
据上海申铁投资有限公司项管六部副经理、高级工程师王洋介绍,上海示范区线预计2028年建成,未来将与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西延伸、17号线、规划25号线实现便捷换乘。
(本文图片均为尚嵘峥摄)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