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0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2022-08-20

人民日报:三年来,临港新片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特别是在推进前沿产业方面,我们想了解一下进展如何?另外根据新出台的政策,接下去还会有哪些新举措?

张宏韬:三年来,临港新片区产业实现高速度高质量发展,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到40%。2021年,前沿产业实现总规模近3400亿元。2022年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7%,为全市提振经济恢复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制造业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集成电路重大项目陆续落地,产业规模首次超过100亿元;生物医药目前已集聚药品研发制造和医疗器械企业及机构上百家。在本市布局的53个特色产业园区中,位于新片区的“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大飞机园”“信息飞鱼”“海洋创新园”“国际氢能谷”“动力之源”等7个园区,正在打造产业地标,打响区域品牌。

国际数据港能级不断提升。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投入使用,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成立,累计开通5G基站超2100个。并且率先在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联网领域建立数据跨境流动“正面清单+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开展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试点。

面向未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重点支持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

一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人工智能领域,加快“滴水湖AI创新港”建设,通过引进国际算法创新基地,举办WAIC开发者大会,建设开发者社会,汇聚一流创新人才,培育一流创新生态。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支持建立智能汽车、智慧交通等在内的较完整产业链,努力成为上海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的重要一极。高端装备领域,聚焦临港加快形成“空天陆海能”全方位发展的全球动力之城。支持临港布局氢能等产业新赛道,引领未来产业发展。

二是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发挥临港特殊经济功能区优势,结合国家授权本市立法权,探索支持临港新片自动驾驶全域测试,打造车联网先导区。支持临港围绕金融、商贸、工业互联网等研究数据跨境流动的操作细则,深入推进数据跨境服务。做优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功能,推动国际数据港与上海数据交易所“港所联动”,探索设立数据交易国际化版块,支持临港围绕数字贸易、金融、生物医药等培育国际化数商企业。

三是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面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大飞机、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采用“揭榜挂帅”机制,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临港数字孪生城建设,打造数字孪生地下综合管廊、数字天文馆等标杆场景,开展数字孪生园区、“透明工厂”、线上图书馆、数字校园等重要场景建设,建设智慧未来之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临港新片区在开展制度创新、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推进制度集成创新?

吴晓华:临港新片区成立三年来,已基本建立以“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体系,并在若干重点领域制度创新上率先实现了新突破。

一是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投资自由。扩大重点领域对外开放,全国首家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汇华理财)、首家跨国金融集团独资的金融科技公司(汇丰金科)等一批项目率先落地临港新片区。建立了公平竞争集中审查机制,深化以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为代表的商事制度改革,打造公平竞争投资环境,区域经济活跃度显著增强。三年来,新注册企业超6.4万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实现每年翻一番。

二是推动实现更大范围的贸易自由。高标准建设全国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实行全新的货物进出境监管制度,率先建立以大数据理念为支撑的海关与地方政府信息化协同监管体系,培育保税新兴业态,发展新型国际贸易,推进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产业转型升级。三年来,实现离岸贸易规模逐年倍增。

三是推动实现更加高效的资金自由。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金融开放度居于全国领先水平。推进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等重大功能性平台建设,打造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以新兴金融深度赋能实体经济。三年来,累计落户400多家金融企业。

四是推动实现更高能级的运输自由。全面拓展洋山港全球枢纽港功能,加速集聚高端航运服务资源。如外资班轮公司非五星旗国际航行船舶沿海捎带、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液化天然气“船到船”加注等具有较高显示度的创新业务相继落地。今年上半年,洋山港克服疫情影响保持正常运转,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81.4万标箱,同比增长5.9%,再创历史新高。

五是推动实现更为开放的人员从业自由。实施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出入境、停居留和从业政策,率先探索电子口岸签证机制,率先实施开放便利的长期及永久居留政策,开设来华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单一窗口”,挂牌建立全市首个区域性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实施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备案、对境外人士开放相关资格考试等制度。近三年来,人才总量已经突破9万人,累计人才引进、居转户、留学人员落户8400余人,居住证积分核定1.97万人次,集聚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专家210余人、海外人才1500余人,各方面优秀人才近悦远来、纷至沓来的态势已经巩固形成。

六是推动实现更加便利的信息快捷联通。实现首家企业通过数据跨境流动安全评估试点,建立数据跨境流动管理机制,探索制定数据跨境流动正面清单、分类分级和存证传输管理制度。打造国际数据港和滴水湖AI创新港,建成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国家(上海)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等一批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引进一批数字经济头部企业。

站在三周年的新起点上,临港新片区将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进一步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

一方面,在制度创新上下更大功夫,深化以“五自由一便利”为核心的制度型开放体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样本,对标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形成更多首创性、引领性、集成性制度创新成果,让高水平开放成为临港新片区发展的最大红利,让制度创新成为临港新片区发展的最大动力,发挥国家战略承载地试验田的作用,打造全国改革开放新高地。

另一方面,实施更高水平的投资贸易自由化,全面提升特殊经济功能区能级。围绕前沿科技产业、跨境和离岸金融服务、新型国际贸易、高端航运服务等特殊经济功能,聚焦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滴水湖金融湾等重点区域,实施更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进一步扩大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提升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发挥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增长极”和“发动机”作用。

新民晚报:三年来,临港新片区在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在新片区综合交通特别是对外交通的规划建设方面,还将有哪些新的安排?

李俊豪:三年来,市交通委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按照“对外强化、站城融合、内部提升、特色差异”的原则,积极构建临港新片区现代化、立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充分发挥交通在临港新片区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海港方面,逐步释放洋山四期全自动化码头产能,2021年,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吞吐量2281.3万标准箱,为上海港连续12年保持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做出重要贡献。空港方面,建成并投用全球最大单体卫星厅——浦东国际机场卫星厅;开工建设了浦东机场四期工程;2021年,浦东国际机场实现货邮吞吐量398.3万吨,连续14年位居全球机场第3位。铁路方面,积极推进沪通铁路二期建设,加快发展海铁联运业务,2021年上海港完成海铁联运业务量41.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5.7%,进一步优化上海港集疏运结构。轨道交通方面,开工建设机场联络线、南汇支线等,建成后可实现临港新片区主要节点15分钟到达浦东枢纽交通圈、60分钟到达虹桥枢纽。道路公路方面,基本形成两港大道、申港大道、临港大道、海港大道等对外衔接通道,目前正在加快建设S3公路、G228公路和S2公路新元南路立交,进一步加强与中心城区和长三角区域的联系。公共交通方面,建成国内第一条DRT(Digital-rail Rapid Transit)数字轨道电车—新片区中运量公交T1示范线,推进了T2、T6的规划和建设,提高临港内部交通服务能力。

下一步,我们市交通委将会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继续全力推进临港新片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一是巩固和提升枢纽能级。一方面,加快推进小洋山北作业区规划建设,力争年内开工;加快推进南港码头二期扩建项目;继续推进临港集疏运中心建设和大芦线东延伸航道整治工程规划建设,提升临港地区集疏运能力。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浦东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继续推进已经开工的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满足2030年浦东机场年旅客吞吐量1.3亿人次的目标;同步推进G1503与周邓快速化枢纽段等配套交通项目,增强浦东枢纽对外集散能力。

二是加强对外连接。铁路和轨道交通方面,继续加快机场联络线、南汇支线、21号线一期等工程建设,研究推进沪乍杭铁路、市域铁路南枫线等工程的规划建设。道路方面,继续推进临港大道-大叶公路功能提升工程,加快推进两港大道西段、S3公路二期、S2公路,S2公路新元南路立交和东海大桥集卡专用连接道。

三是打造集约便捷的内部交通体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建设功能完善的道路系统,打造绿色共享的多元出行方式和智能便民的交通服务体系。

凤凰卫视: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吸引各类人才方面的成效如何?下一步如何放大人才政策“磁吸效应”,满足临港新片区建设发展带来的多层次人才需求?

叶霖霖:2019年,市人社部门聚焦新片区这一国家战略,围绕新片区重点产业需求,研究提出了人社领域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先后赋予新片区人才落户自主审批权、重点机构推荐权,缩短居转户年限、降低居转户评价标准,升级居住证积分专项加分政策,加大技能人才引进力度等,新片区已成为全市人才引进政策最优、力度最大、自主性最强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新片区管委会也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和服务,持续优化引才综合环境、提升引才服务水平。据统计,2021年新片区自主办理人才引进同比增长超过300%,新片区内人才引进重点机构超过1100家。三年来,新片区对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持续增强,人才政策集聚度和显示度日益提升,各领域人才加快集聚的态势基本形成。

下一步,市人社部门将更加聚焦人才、主动服务产业,强化新片区引才“磁吸效应”,在现有政策基础上,更大力度支持新片区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多层次人才需求,包括:

在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集聚方面,坚持政策和服务并重。一是拓展重点机构支持范围,采取动态调整的方式,凡是纳入新片区重点产业布局的产业领域,均可由新片区直接推荐人才引进重点机构,支持新片区引进重点领域所需的各类优秀人才。

二是将新片区纳入市区两级“16+X”职称公共服务体系。专设新片区职称服务受理点,提升人才评价公共服务能级。积极发挥新片区市级继续教育基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一站式创新平台作用,结合区内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加大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产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引进方面,坚持授权和扩围并行。一是完善动态调整机制,支持新片区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区域技能人才引进职业工种专属目录,推动技能劳动者在新片区高质量就业。

二是加大引进力度。扩大新片区行业代表性企业范围,增加技能人才自主评定和引进推荐的岗位项目,助力企业培养紧缺急需的技能人才队伍。

文汇报:在推进临港新片区教育资源规划和布局方面,市教委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怎么更好推进新片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会有哪些抓手?

杨振峰:从当前临港新片区教育资源布局的总体情况来看,临港新片区已基本形成多样化教育服务体系,现有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校和幼儿园48所。其中,幼儿园15所、中小学27所、中职校1所、普通高校5所。另有中央美术学院中法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英低碳学院2个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市教委一直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临港新片区做好教育资源规划和布局,三年来我们主要开展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为支持新片区前瞻性做好教育资源规划布局,市教委制定了《“十四五”新城教育资源规划布局建设方案》,支持管委会发布《临港新片区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临港新片区2035教育专项规划》。

二是支持适度超前。三年来,临港新片区加快项目建设,已推进上海中学东校高中部、临港青少年活动中心及23所公建配套学校开工建设,争取年内再推进11个教育项目开工建设。

三是加强市区联动。新片区不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新片区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100%。市一级幼儿园占比71%,冰厂田、东方等优质教育集团办园覆盖率达20%。17所基础教育学校及上海中学国际部办学点陆续高起点开办。

四是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上海海事大学航运科技创新大楼、上海电机学院产教融合大楼建设,推进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等高校与企业共建一批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和示范专业、共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

五是坚持引育并举。支持新片区试行基础教育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实现特级教师“零突破”,已引进特级教师(正高级)3名,培养正高级教师1名,流动特级校长2名、特级教师1名。

下一步,市教委将继续大力支持临港新片区持续深化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广泛汇聚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全面推进新片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更好地满足区域内市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和期待,主要有三方面考虑:

一是支持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向新片区布局。根据新片区需求,加大推动特级校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向新片区流动,推动建立学区集团优质师资交流培养机制。支持推进华师大二附中临港奉贤分校、上海中学东校高中部高起点开办。

二是加快建立与新片区产业发展相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支持在新片区探索设立1所新型高职学校,积极筹设上音附中临港校区,支持新片区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育人模式上持续创新。

三是提升新片区教育国际化、多样化水平。积极吸引国外知名高校在新片区办学,加快推进筹设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高水平应用科技大学。高起点、高标准设立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按需引进优质民办高中和幼儿园项目。率先探索建设“未来学校”,推动国际前沿教育理念与新技术、新模式融合,拓宽多样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