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2022-05-30

  新华社:请问“十四五”时期上海文化建设有哪些亮点? 

  王亚元:“十三五”时期,上海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现在可以说基本实现了。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明确提出“到2025年,加快建设成为更加开放包容、更富创新活力、更显人文关怀、更具时代魅力、更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新目标。

  “十四五”时期,上海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将围绕这一目标,聚焦城市文化功能内涵,包括城市的文明程度、文化魅力、人文气息、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文化吸引力、文化治理能力等方面。同时,将着重体现出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这可以概括为是《规划》的最大亮点和新的内容

  其中,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提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性任务,围绕理论、哲学社科、新闻舆论、文艺创作、出版等宣传思想文化核心工作展开。

  时代特征主要体现在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紧扣浦东开发开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文化“走出去”等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

  上海特点主要体现在六方面。一是结合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提出弘扬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以及城市精神、城市品格等具体任务,增强市民群众对城市文化的归属和认同。

  二是结合城市数字化转型,明确推动城市文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出数字化发展思路和举措。

  三是结合人民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文化治理能力,努力让市民群众更好参与到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文化治理格局当中。

  四是结合城市新发展格局,谋划“一轴”(城市文化中轴)、“一带”(黄浦江文化创新带)、苏州河沿岸地区文化功能的总体空间布局;同时,将“五大新城文化品牌建设”作为重点工作任务。

  五是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提出实施“两中心、两之都、两高地”文化创意产业聚焦发展战略,明确重点领域,打造面向未来的优势文化创意产业,形成独特的城市产业标识和城市名片。

  六是结合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着重强调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解放日报:“让国宝说话”“让文物活起来”是当前人们热议话题。上海文物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十四五”时期上海如何推动文物活化利用,让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市民群众?

  方世忠:上海文物资源蕴藏丰厚,保存着大批珍贵的革命遗址旧址、工业遗产、名人故(旧)居、近现代建筑遗产。目前,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44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7处;现有250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415件/套可移动革命文物、31家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物资源,是我们文物主管部门肩负的重要使命。“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按照规划明确的“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彰显上海文化独特魅力”目标任务,妥善处理好城市有机更新和文物保护利用的关系,推动城市文化深耕厚植、成风化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我们主要在两个方面做好努力。一方面,我们将加强内容挖掘,凸显三大文化标识度。重点是用好用活三类资源。一是用好用活革命文物资源。深入实施“党的诞生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精心精细做好革命遗址旧址保护修缮,挖掘提炼革命文物价值内涵,推动革命文物展示利用方式方法创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二是用好用活海派建筑资源。全力实施“建设可阅读”提升工程,聚焦“一江一河”世界会客厅建设和外滩、衡复等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利用,坚持“形态、业态、生态、文态”四态融合,持续探索海派建筑创意打开方式,建设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统一入口,全面升级“建筑可阅读”服务体系。三是用好用活江南古镇资源。大力实施古镇文旅业态提升工程,依托传统民居建筑、江南古典园林和密布水系河道,打造江南文化活态博物馆、都市旅游休闲度假地,让市民游客能够望得见水、触得到绿、品得到历史、享得到文化。

  另一方面,我们将讲好上海故事,增强市民游客体验度。重点是深化推进三个融合。一是深化“文物+旅游”融合发展,紧紧围绕上海文物资源特色,加大旅游开发利用力度,大力发展红色游、建筑游、工业游、古镇游、研学游、博物馆游,打造“街区可漫步”城市微旅行服务体系,让人们在旅游中品鉴文物风华、触摸城市肌理、领悟历史文脉。二是深化“文物+科技”融合发展,加快文物保护利用数字化转型,依托VR/AR、云平台、5G网络等新科技,加强文博虚拟展厅建设,实现上海文物藏品的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三是深化“文物+创意”融合发展,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视听平台、影视作品等载体,挖掘好、讲述好、传播好文物背后的精彩故事。同时,大力推动文物资源与产业资源对接,开发更多镌刻上海印记的可看、可听、可吃、可用的文创精品,让市民和游客把上海精彩“带回家”。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近年来,上海推出了《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等一批叫好叫座的文艺作品,也吸引了一大批国际优秀剧目在上海首演、首秀、首发,请问“十四五”期间,上海会有哪些举措来持续推进文艺高峰建设?

  刘海英:在疫情之前,2019年底的时候,全市年均演出场次将近4万场。根据我们这次“十四五”规划的目标,到“十四五”期末的时候,全市年均演出场次将达到5万场左右。为此,“十四五”期间,上海文艺将牢牢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持续夯实文艺“大码头”“大源头”地位,全力推进上海文艺高峰建设。我们将从几方面工作推进。

  一是推动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生产。实施“上海文艺再攀高峰工程”,聚焦重大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紧扣重大时间节点,用好上海红色、海派、江南文化优质资源,着力创作更多彰显时代特征、中国特色、上海特质的主旋律扛鼎之作和“上海原创”文化精品,实现年均出品影视精品5部以上、舞台艺术精品剧目2部以上。

  二是提升文艺院团演出创作能力。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坚持“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健全扶持优秀剧本创作、促进剧目生产表演、鼓励演职人员多演出、合理布局剧场、开展双效统一评价等长效机制,推动国有文艺院团打响精品剧目品牌、优秀演出品牌、惠民公益品牌。鼓励区级国有文艺院团、民营文艺院团打造品牌剧目。鼓励文艺演出“进社区、进高校、进农村”,助力“五大新城”文化建设。

  三是全力打响“驻场演出”品牌。用好上海剧场、院团和剧目资源,培育一批代表上海文化特色的优质驻场演出。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杂技剧《时空之旅2》、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等原创优质剧目已先后亮相。上海交响乐团、天蟾逸夫舞台、宛平剧院、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等也在筹备演出季。也鼓励民营演出公司利用演艺新空间,探索驻演新模式。通过单一剧场单一剧目的长周期演出、专业剧场主题性演出、明星名团驻演专业剧场等多种形式,打响具有上海特色的“驻场演出”品牌。

  四是全面推进“演艺大世界”建设。探索由黄浦区的演艺大世界核心示范区,向静安区、徐汇区主要剧场进行圈层拓展,做强做大演艺集群。如美琪大戏院驻场演出、上海交响乐团演出季等,都将成为演艺大世界的组成部分。还将通过创新管理机制、探索市场化实体化运营方式、推动演艺票务系统规范管理、完善扶持政策等,持续打响“演艺大世界”品牌。

  五是推动文艺节展活动提质升级。全面提升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文艺节展活动竞争力和影响力,实施“上海首演”“上海首秀”计划,提前布局,邀约遴选海内外优质剧目来沪演出,持续做大做强上海演艺“大码头”。 

  文汇报:今年市委就弘扬城市精神品格、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做出了重要部署,上海在“十四五”规划实施中,对于落实这一要求有何工作设想和具体抓手?

  王亚元:为深入贯彻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挖掘优质资源与载体,打造品牌活动和项目,推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在前列,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提升,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日益成熟。将具体开展六方面工作。

  一是“三大文化”弘扬行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品牌建设凝心铸魂、聚力汇智、培根固本作用。特别是贯彻落实《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深入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擦亮城市红色文化底色。

  二是文明风尚培育行动。通过加强“先进典型引领、不文明行为整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职业道德建设、诚信建设、网络文明建设”等举措,弘扬时代新风、涵育美德善行,引导市民群众身体力行、见贤思齐,营造风清气正、向上向善、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是市民修身深化行动。制定出台实施意见,落实“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市民综合素养、践行文明行为规范、拓展修身活动载体”等任务,拓展覆盖面与参与率,引导市民群众在参与中获得满足、在熏陶中获得教育、在体验中获得启迪。

  四是文明创建拓展行动。通过“修订市精神文明创建测评体系、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区)、探索开展文明城区‘无感测评’、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等举措,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塑造“人性化城市、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中彰显价值、作出贡献。

  五是文明实践提质行动。围绕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新增1000个特色阵地,培育100个优秀团队和100个品牌项目,打造阵地网络全域覆盖、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特色品牌交相辉映、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双向提升的“上海模式”。

  六是社会宣传增效行动。通过“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城市品牌形象公益宣传、服务保障进博会”等举措,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推动干部群众焕发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推动上海在新时代奋楫争先、勇立潮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公共文化服务品质越来越成为衡量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标尺。“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如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好的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

  方世忠:“十三五”期间,上海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别是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从法制层面保障市民享受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权益。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共同富裕,推动上海建设人民城市、构建“五个人人”生动图景,公共文化建设必须加快提档升级、提质增能,更好地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的积极作用。“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坚持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目标牵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出更多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好产品、好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公共文化需求。

  (一)打造更多“最美的公共文化空间”。主要是聚焦“三个一批”。一是建成一批标志性重大文化设施,今年已建成开放上海天文馆、浦东美术馆,“十四五”期间还将逐步建成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大歌剧院等重大文化场馆。二是提升一批多元化城市公共空间,结合“一江一河”公共空间贯通开放、“五个新城”建设和城市有机更新,深耕厚植“三大文化”,打造更多更具品质的“生活秀带”“人文水岸”“艺术商圈”“城市书房”“街角公园”。三是更新一批基层的公共文化场馆,围绕“15分钟社区生活圈”,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动实施“艺术社区计划”,建成更多有温度、有人气,既好看、又实用的“文化客厅”。

  (二)推出更多“高品质公共文化产品”。主要是健全“三个机制”。一是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更好发挥“文采会”的资源配置平台作用,支持各类市场主体推出丰富多样、内容优质、效益双赢的公共文化产品。二是健全群文活动机制,全面升级上海市民文化节(明年是十周年),大力实施“全民美育行动”,拓展“市民艺术夜校”覆盖区域和受益人群,让人人享受美的艺术,人人参与美的创造。三是健全区域合作机制,深入开展长三角地区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馆际交流,推动一批高质量公共文化项目、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

  (三)创新更多“人性化公共文化服务”。主要是提升“三个服务”。一是提升服务的精准化,畅通人民意见征询渠道,加强供需对接,滚动更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供给内容,大力推行菜单式、订单式服务,不断提升公共文化配送的精准度、满意度。二是提升服务的精细化,积极推动各类公共文化场馆延时、错时开放,深入实施“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建设,加强流动文化服务,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各类人群。三是提升服务的数字化,加快建设一批智慧文化场馆,丰富馆藏资源线上服务功能,强化移动数字阅读服务,打造数字公共文化资源库群,让“指尖上的公共文化服务”也变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界面·财联社: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的发展情况如何?未来五年,将如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提质升级、创新发展? 

  刘海英:“十三五”期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支柱地位日益凸显。2019年底,文化创意产业占全市GDP比重达到了13%。2020年虽然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是我们全市文创产业仍然实现了总产出20404亿元。今年上半年,我们整个文创产业总产出比去年增长了25%左右,总体还是呈现了回暖向好、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回顾近年来文创产业发展,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政策措施更加完备,“上海文创50条”“电竞产业20条”等具有影响力的政策相继出台。二是核心产业发展迅速,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亚洲演艺之都、全球电竞之都建设成效显著。三是文创园区能级不断提升,全市认定形成149家市级园区、16家示范楼宇和28家示范空间。四是文创企业蓬勃发展,国有文化企业开拓创新,民营文化企业锐意进取。

  “十四五”时期,上海文创产业将坚持守正创新,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大项目,实施“文化+”“+文化”战略,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一是聚焦重点产业发展。推动“两中心、两之都、两高地”建设。(1)全球影视创制中心,重点推动上海科技影都建设成为一流的高科技影视基地;(2)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落实社会文物管理综合改革试点,打响“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品牌;(3)亚洲演艺之都,加强“演艺大世界”建设,做强驻场演出品牌;(4)全球电竞之都,完善多元电竞赛事体系,推动电竞产业集聚区发展;(5)网络文化产业高地,构建“网络视听+”产业生态圈,力争实现网络文学产业年均增长速度10%以上;(6)创意设计产业高地,深化上海“设计之都”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意设计产业高地。

  二是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持续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文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实施文创产业数字化战略;深化文化商业体育旅游多元融合。

  三是构建多层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实施文创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力争形成头部企业带动、腰部企业支撑、小微企业创新的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四是提升版权产业服务能力。支持浦东新区建设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建立健全文创产品开发授权机制,加快版权工作站在文创产业集聚区布局。

  五是优化产业发展营商环境。对文化创意领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坚持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健全“补、贷、投、保、担”联动机制,支持各类资本创设文创产业投资基金。

  东方网:红色文化是上海的优势文化资源,新一轮规划围绕打响上海红色文化品牌是否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如何去用好、发挥好红色资源优势?

  王亚元: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自2016年起,本市启动“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实施革命文化保护利用工程,为擦亮上海“红色文化”名片打下坚实基础。在制定新一轮规划时,我们推进实施“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到2023年建党历史资源高地、建党精神研究高地、建党故事传播高地基本形成。到2025年,城市文化特质更加凸显,市民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立心铸魂的基石作用进一步夯实。

  具体推动八方面工作。一是强化法治保障。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红色资源传承弘扬和保护利用条例》,制定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和执法检查。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市、区两级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专家委员会,定期发布《上海市红色资源名录》,设置纪念标识,建好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应用平台“红途”。

  三是推进理论研究。深入开展伟大建党精神等专题研究,推进党的创建史料及档案发掘保护。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建设高水平宣讲团队。打造“党的诞生地主题出版中心”。

  四是加强新闻宣传。组织全媒体、全方位、立体化红色文化主题宣传,在广播、电视、报刊和“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推出专题专版、系列报道、主题采访、新媒体产品。

  五是繁荣文艺创作。推进红色文化、爱国主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选题孵化和创作研发,推出“上海原创”红色文艺精品力作。

  六是丰富社会宣传。探索设立红色文化宣传周,发展一批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基地和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红色文化传播市民满意度调查。

  七是优化教育培训。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实施高校红色文化资源发掘计划。构建完善上海党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课程、教学资源体系和师资队伍。

  八是推进旅游文创。将上海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纳入大中小学生研学旅游参观名录。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红色公交线路、红色旅游巴士专线、红色经典步道系统,有些已经开始实施。完善中国共产党一大· 二大·四大纪念馆国家5A 级景区旅游服务配套。

  澎湃新闻:近两年,“博物馆热”“美术馆热”在上海成为一股潮流,许多市民游客到博物馆、美术馆打卡。这次“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未来上海的博物馆、美术馆会如何打造升级,更有看点?

  方世忠:“博物馆热”“美术馆热”折射出的是城市软实力,文博美术场馆是城市的精神家园、文化殿堂和艺术客厅,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深化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进文博美术场馆设施建设、内容建设、品牌建设,目前拥有备案博物馆、美术馆近250家,平均不到10万人就有一座场馆,文物美术藏品超过230万件/套,每年举办展览约2000场,接待观众可达2000万人次,成为上海旅游千万级流量入口,涌现出玻璃博物馆、西岸美术馆、上海天文馆、浦东美术馆等一批网红打卡场馆,培育出上海双年展、艺术博览会等一批优质展览品牌,推出了蓬皮杜中心典藏展、泰特美术馆珍藏展等一批国际合作项目,已经形成领先全国、比肩全球城市的发展优势。

  博物馆、美术馆不应仅仅是网红打卡地,其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上海城市精神品格。“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从最有条件、最有优势的地方出发,充分发挥上海文博美术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制度优势,强化对全球文博美术资源的配置能力,锻造最具竞争力的城市文化软实力。

  一是整合优质资源,打响“美术季”品牌。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聚焦上海“三大文化”,组织全市博物馆、美术馆构建协同机制,共享馆藏资源,强化国际合作,每年在特定时间集中推出上海市文博美术展览季,形成一年一度的城市文化消费热点,打造全球文博艺术展览的“上海时间”。

  二是提升策展能力,推出“烟火气”精品。坚持以人民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尊重原创、呵护创新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文博美术顶尖人才在上海汇聚,提升上海展览的策展能力、讲述能力和传播能力,推出一批具有“烟火气”的精品展览,打造一批高品质的文博艺术教育活动,让上海的博物馆、美术馆打开方式更富创意、更有底蕴、更具温度。

  三是推进数字转型,打造“沉浸式”体验。主动适应防疫常态化要求,进一步更新理念、创新发展,加快博物馆、美术馆数字化建设步伐,特别是牵住“应用场景”牛鼻子,推动文博美术与直播、电竞、动漫、网络视听等新业态融合发展,形成“文博+”“美术+”系列,让文博美术更加触手可及、便捷可达,更加好看、好听、好玩、好学。

  我们希望,通过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努力,让“来上海看美展”成为不容错过的必选项。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