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9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2022-05-30

  文汇报:奉贤的十字水街、田字绿廊、九宫格里看天下、一朝梦回五千年是好几年之前提出来的,但是现在奉贤新城还是要强调新,奉贤新城“新”这个命题,怎样能够更好的回答?

  庄木弟:按照奉贤的地理位置,距离市中心35公里,既有杭州湾,又是江南水乡,金汇港、浦南运河让奉贤通江达海,所以我们叫十字水街、百里运河、通江达海。

  九宫格是中国城市的最初规划理念,故宫、长安等都是按照九宫格方法建设的,所以“九宫格里看天下,一朝梦回五千年”就是文化建设,奉贤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最重要标志。所以一座城市最终的竞争力看三个方面:企业让城市强大、文化让城市高大、人民让城市伟大。

  刚才你问怎么新?我想这个新应该有新的内容。

  最现代的理念,就是围绕着未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去改变。比如共享空间、未来场景、未来交通等。

  最前沿的技术,就是把数字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孪生”城市。

  最先进的产业,就是围绕大健康产业,食品、药品、化妆品加上最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平台、先进的载体,催生新的产业。同时,我们解决“职住平衡”问题,实现“零通勤”。

  最宜居的环境,建设公园城市,“公园+”“+公园”,让生态成为这座城市的新活力空间,实现生态宜居、绿色发展。

  所以,这座城市的意象,实质上是不变的,这个不变就是特色性、标志性的街区、道路,符合未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独立、无边界、遇见未见”的奉贤新城,不局限于新城67平方公里区域,而是链接世界,未来的生活场景、生产场景在这座城市随处可见。

  “奉贤的世界,世界的奉贤”是我们的追求。

  上海电视台:说到奉贤大家马上联想到东方美谷,东方美谷后续的产业发展和定位会不会随着新城的建设有所调整?根据一城一名园的规划,下一步奉贤怎样进一步做大规模、提升能级?

  袁泉:东方美谷是奉贤着力打造的美丽健康产业名片,包含生物医药、化妆品和食品三个产业,2015年提出,经过近6年的持续发力,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奉贤新城建设关键词是产业发展、产城融合,这个概念的提出为东方美谷的提质发展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我们会更大力度推进这三个产业加速发展。首先是实施规模倍增计划,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产业规模翻番。在生物医药方面,围绕药明生物、君实生物、和黄药业、雷允上等生物医药领军企业,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发现、开发、生产平台及创新生态,产值规模力争从200亿元到400亿元。在化妆品方面,目前,东方美谷吸引了资生堂、欧莱雅、百雀羚等国内外知名化妆品企业,持证的化妆品生产企业数量达到全市的35%,规上总产值占比达到全市的41%,是国内唯一的“中国化妆品产业之都”,产业规模力争过400亿元。在食品方面,在做好光明、冠生园、鼎丰等老字号品牌振兴的同时,我们也将瞄准新兴消费需求,发展高端食品,产业规模实现200亿元。整体产业规模超千亿元。

  其次是能级提升计划,对美丽健康相关产业细分领域进行深化布局,发挥国家药监局高研院、东方美谷产业研究院等平台作用,引入包括中医药国家级中心在内的各类研发机构,搭建政企合作型开放式创新平台,推动生物技术药物、生物医疗器械、生物美容等跨界融合发展。同时我们会加大力度的吸引一些龙头外资企业以及产业链的核心。

  第三是加快产业空间释放,目前,奉贤有一万亩产业用地可供使用,只要有好项目,随时可以出让土地。同时,我们正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园区,奉贤目前共有4个市级特色产业园(东方美谷、奉贤化工新材料产业园、临港南桥智行生态谷、上海电子化学品专区),区级层面我们也正在积极打造食品、爱宠经济等特色产业园。按照企业需求,加快推进高标准厂房建设,目前,我们有存量高标准厂房300万平方米,计划每年新增100万平方米产业承载空间。

  最后是赋能企业发展,除了享受人才落户、购房租房补贴、医疗服务等扶持政策外,入驻东方美谷的企业还可享受张江和新片区的双重政策优惠。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围绕美丽健康产业创新创业,引入种子、天使、VC、PE等多种投资基金,发挥高毅资产、国盛产业基金等信息要素集聚作用,形成“资本链带动创新链、打造产业链”的全要素、全生命周期发展模式。我们也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更优质服务,使落户奉贤的企业留得住,发展好。

  东方网:能否透露一下未来奉贤新城将重点打造哪些区域?

  连正华:前期我们已经委托知名设计团队完成了新城概念规划及城市设计的国际方案征集,从城市色彩、天际线、公共空间,到建筑风貌、地下空间等,进行整体设计,划定新城中心、数字江海、“南桥源”老城社区、国际青年活力社区以及东方美谷大道等五大重点区域,集聚资源、集中发力,塑造最具特色的新城亮点。

  “新城中心”,以5号线南延伸望园路站为核心,聚焦0.7平方公里,未来连接15号线,及奉贤线、南枫线等市域线,塑造中心枢纽,开发体量超450万平方米,打造地上地下互联互通的立体城市。同时,依托上海之鱼、中央林地蓝绿交融的独特生态禀赋,推动创新、文化与生态多空间融合,构建“公园+”城市发展理念,新增30余处综合服务功能的移动驿站,打造九棵树创意文化集聚区、东方美谷生态商务区和金海湖城市客厅共享区,特色体育承载区,形成“动静相宜、开放活力”的中央活力区。

  “数字江海”,按照新型产业社区的定位,聚焦约2平方公里,倡导用地混合、功能复合,围绕智能互联,营造场景应用,将建设容积率超3.0,200万平方米多元复合的产城中心“工业大厦”,形成面向未来的生产、研发、商务复合功能区,营造活力开放空间。同时,以美丽健康、生物医药和智能网联汽车为主导,探索自动驾驶应用场景等最新科技应用。

  “南桥源”老城社区,聚焦2平方公里南桥老城区,以沈家花园、“三古里”、鼎丰酱园、南桥书院等改造提升为重点,重塑绿色、生活、商业、运动、旅游、为老等六大系统,赋能老城、推进更新,打造人文底蕴深厚、功能复合多元的老城风貌区。同时,结合浦南运河两岸滨水空间的改造,腾出并开发超100万平方空间,打造小尺度街道,进一步改善环境品质,提升综合服务能级。

  东方美谷大道,聚焦13公里核心段,形成以综保区为核心的产业综合组团、以奉浦站TOD、海之花为引领的城市更新组团、以漕河泾、九棵树为主的生态商务组团、以国妇婴奉贤院区、新华医院为主的医疗健康组团、美U谷产业社区等五大组团,以及“三生融合”、特色鲜明的发展轴线,比如沿线新增数字商务中心、上海中学(国际部)等教育、卫生、文化、商业分中心。

  国际青年活力社区,充分发挥新片区制度政策优势,在上海之鱼东侧,打造约3平方公里的国际青年社区,通过引入高等级、国际化的文化、教育、医疗、体育资源,建设国际社区,吸引海内外青年才俊集聚安居。同时,在上海之鱼南侧,采用整体设计、一体化开发,打造富有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味的活力街区。在上海之鱼内,打造未来街区。

  新民晚报:城市功能是老百姓很有感受度的,我们奉贤新城的建设如何提升城市功能上面做文章?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需求。

  袁泉:城市功能体现着一座城市的个性和特点,又与市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奉贤的城市功能重点围绕人才、市民需求来展开,需求在哪里功能就在哪里。目前,奉贤新城约40万人,按照到2035年百万人口的目标,15年里奉贤新城每年平均至少要新增4万人,对城市功能配套会有很大的需求。我们也将按照独立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来谋划布局完备的城市功能。

  一方面,完善现有城市基本供给,在补齐城市功能短板上下功夫。首先是市民最关心的教育问题,我们一直致力于提供更加优质均衡教育。我们在新城核心区建设“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学段一体化的全新教育集团。这几年,引进了格致中学,推动曙光中学成为华东理工大学附属学校。我们还引进世外学校、上海中学国际部等优质教育资源。其次是住房问题,解决年轻人的居住需求,吸引更多年轻人到奉贤来创新创业。我们有充足的保障性租赁房,目前奉贤有存量租赁住房3万套,每年还将新提供1万套左右的租赁住房,一套两居室的房屋租金大约2500-3000元/月。同时,按照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要求,我们着力打造更加便于年轻人居住、生活、工作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避免“潮汐”现象。医疗方面,我们积极引进三家三级甲等医院,国妇婴奉贤院区年底建成,新华医院奉贤院区年内开工建设,复旦儿科奉贤院区也准备启动建设,未来推进亚洲妇儿医学中心建设。我们着力完善社区医疗服务,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新一轮标准化建设,让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就诊。

  另一方面,提供更精准、更高质量的城市供给。按照绿色、智慧、低碳的未来生活方式,打造具有未来感的数字之城。硬件方面,依托新基建,加强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城市未来的数字化转型。想明白的加快投入、加快布局,没想清楚的暂时不动,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空间。软件方面,应用BIM、GIS、数字孪生技术等,纵向打通城市电网、交通、水务、政务等设施系统,力争实现城市风险提前预警、服务精准推送、治理高效智能。推进“数字江海”计划,我们已经在新城范围内拿出1.9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域,打造全新可感知、可参与,各类创新要素集成的的未来数字城市示范区。

  未来新城建设中,我们也着力“扬百城之长,避千城之短”,认真谋划好地下空间规划,强化地下管网设施、地下停车、地下商业等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最后,诚挚欢迎青年才俊、各类人才到奉贤新城来创新创业,我们共同谋划、共同参与、共同建设一个宜居宜业的奉贤新城。

  新闻晨报:我们注意到五个新城中,奉贤新城面积最小,奉贤新城如何在小空间里做大文章,在开发规划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陶建兴:奉贤新城规划面积虽然最小,但要做到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强,就必须通过创新规划理念,实现紧凑混合开发。重点有三个方面举措:

  一是以“轨交站点”为核心,实现集聚开发、紧凑高效。通过营造空间紧凑、公交导向、步行易达的土地利用结构,实现精明增长。在轨交站点周边,提高开发强度,平均容积率4.0左右,打造约300万平方米的开发总量,引导新城高度聚集。比如,在轨交望园路站周边,我们划定了新城中央活力区,将打造250米的城市新地标。而在外围区域,主要实行低密度、小街区式开发,形成中心紧凑密实、外围疏密有致的空间形态。

  二是以“短途出行”为导向,实现职住平衡、功能混合。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城市功能,形成相对完整、独立组织的城市,并实施弹性兼容的混合用地模式,在较小的空间单元内鼓励多元功能复合。我们将采用“短途城市”理念,加快打造15分钟生活圈,鼓励公交优先和绿色出行,到“十四五”末期,社区公共服务15分钟步行可达率不小于85%,提高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率,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慢行交通出行比例不低于40%,打通新城公共交通内循环,塑造步行友好、适宜慢行的街区格局,减少碳排放。

  三是以“立体开发”为亮点,实现互联互通、功能协调。我们将规模化开发利用新城地下空间,打通地块之间的边界,网络化连接地上地下,并系统整合公共活动、基础设施、地下交通、智能物流等各类功能,对重点地区地下建筑量达到地面建筑量的50%左右,新建市政设施地下化比例达到100%,形成多样立体、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

  在奉贤新城规划建设中,我们将不断创新规划理念,用高水平规划引领高品质建设,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无限利用,有限空间、无限发展。

  解放日报:作为奉贤新城建设最重要的实施主体,最近你们有哪些重要项目正在推进?下一步还考虑推出哪些具体举措和项目落地,进一步提升对产业集聚、人才引进的吸引力?

  汤民:2021年,计划推进政府投资项目134个、社会投资项目55个。加快“海之花”市民活动中心、东方美谷新城商务地块、国妇婴奉贤院区等续建项目建设,实现“在水一方”、言子书院、“上江南”等功能性项目年内开工,漕河泾临港科技城、奉贤中学附属初级中学及附属小学等项目年内竣工。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吸引更多人才,奉贤新城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加快文教体卫优质资源集聚。加快国妇婴奉贤院区、复旦儿科医院奉贤院区、新华医院奉贤院区等一流医疗资源布局落地,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积极引入上海中学、中福会等品牌教育资源,推进世外学校年内开工,提升新城基础教育水平。加快南上海体育中心和极限运动公园落地,举办上海之鱼国际花展等各类活动,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

  二是加快优化提升城市空间布局。推进新城中央活力区设计策划,结合上海之鱼、九棵树生态众创空间、望园路生态商务区等,推动创新空间、文化空间与生态空间的三者融合,打造奉贤新城的城市客厅。深化国际青年社区的规划研究与城市设计,打造知名国际社区,形成吸引高端人才安居乐业的活力集聚区。

  三是加快推动产城融合创新发展。加快打造上海首个城市力全渗透的数字化国际产业社区——数字江海,聚焦数字产业、美丽健康、智能网联,构建全新的产业生态,形成环境优美、产业引领、高能级、高科技的产城融合示范区,该项目力争年内开工。

  新华社:在城市建设中很容易出现千城一面、万楼一貌、交通拥堵等现象,请问庄书记,在奉贤新城建设过程中,有考虑推出哪些举措来解决这些城市通病?

  庄木弟:城市不在于体量大小、而在于能量大小,不在于建筑高度、而在于城市温度,我们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温度和精度,破解城市病。

  一是破解千城一面、万楼一貌难题,做好城市色彩、天际线、公共空间、建筑风貌整体设计,规划建设好第五立面。

  二是破解文化缺失难题,弘扬“贤美文化”,深化“全域美育”工程,从“言偃青溪讲学”到总书记“奉贤之问”,深入实施“文化追问”工程,打响“奉信、奉贤、奉献”城市品牌和城市精神。

  三是破解交通拥堵难题,发展ART(智轨交通)、BRT(全市首条快速公交)、水上巴士、静态交通、垂直交通、立体交通等绿色出行系统。

  四是破解垃圾围城难题,实施“负碳增氧”工程,制订“低碳指数”,发布“碳达峰、碳中和”新城行动方案,建设鑫广综合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推动城市双修、垃圾分类,打造无废城市。

  五是破解死城、睡城、空城难题,建设约3平方公里的国际青年社区,配套具有国际范、潮流感的设施,工作、生活“零通勤”,打造职住平衡的新城典范。

  六是破解速生的城市、短命的建筑难题,把建筑作为城市文化的容器,增强精品意识、代表作意识,实施知名策划规划、知名创意设计、知名艺匠工匠、知名运营管理“四名工程”,打造一批地标性的传世经典之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独立、无边界、遇见未来的提法很新颖,怎样理解无边界?接下来新城有什么举措,在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动奉贤新城一体化、国际化发展?

  庄木弟:互联网时代是新时代的重要标志。我们按照无边界思维统筹各种要素、功能,推动硬件资源由物理空间向数字空间发展,这就是无边界。“奉贤的世界,世界的奉贤”作为我们的追求,某一个点上是奉贤,放大就是世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是幸福、自由的,我们的思想、文化在全球互见、互通、互为赋能,打造具有奉贤特色、上海气派、中国风范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唯有这样,我们这座城市才能更美、更强,更有意味,成为一座更现代的未来城市。

  我们对标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破行政壁垒,探索在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积极融入。以旅游线为例,我们准备开通黄浦江—金汇港—杭州湾—滩浒岛的水上巴士旅游线,与长三角更多城市互相赋能、借鉴、学习,进而参与国际竞争、国际分工、国际合作,使长三角的城市群熠熠闪亮在世界的东方。

  国际化城市理念,就是要汇聚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最先进的人才,最先进的演艺,使我们世界级、现代感、未来感的场景随处可见。比如,在奉贤新城,我们打造“北有F1、南有汽摩赛”体育赛事品牌。

  我们的目标是:“今天我看世界,明天世界看我”。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