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9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一)

2022-05-30

  新华社:从国家到地方近两年对于基础研究有出台一系列政策,前不久上海也出台了科创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能不能从这几个政策整体的延续性来谈谈此次《若干意见》的亮点和整体性的解读?

  陈鸣波:这次出台《若干意见》,特别强调基础研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完善布局,坚持自由探索与战略导向相结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持续开展原创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国家战略使命里又分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还有其他共同的重大工程,我们更侧重于前端的基础研究。瞄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以及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量子科技、变革性材料、生命调控等战略领域和重大方向,强化对新兴交叉前沿领域的布局和支持。

  二是加大投入,建立稳定增长机制和多元渠道。《若干意见》在投入方面也做了规定。文件提出,到2025年,上海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比例要达到12%左右。因此,要注重调动各方面重视和发展基础研究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加大市级财政向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还要引导企业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目前大部分企业在基础研究方面的研发投入较低。因此,要引导、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形成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支持机制。

  三是引育并举,让人才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大力培养和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和科研团队,依托国家实验室、重点研发机构、大科学设施等平台载体,实施具有国际吸引力的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薪酬体系、能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制度。放大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浦江创新论坛等溢出效应,建设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打造国际化的科学家社区。着力加速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育,探索建立面向未来的顶尖人才早期发现、培养、跟踪评价和激励机制,深化超级博士后计划,优化科技启明星等青年科技人才计划体系,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和覆盖面。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若干意见》中提到设立“基础研究特区”,上海有哪些具体做法?

  朱启高:基础研究是一个知识探索和增长的长期过程,根本上要依靠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和追求真理的内在动力。因此,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开放包容的科研环境,弘扬科学家十年磨一剑的专注精神,同时倡导诚实守信、淡泊名利的科研学风作风,对提升基础研究原创能力至关重要。

  长期以来,科研人员普遍反映在基础研究领域要加强长期稳定支持、厚植潜心研究氛围等迫切需求,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研究,我们提出实施“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作为健全完善上海基础研究支布局体系的重要内容,旨在充分发挥本市部分具有突出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向重点领域、重点团队,营造适合基础研究的“小环境”,加大力度推进原创性、引领性科学研究。

  在主要做法上,一是强调长期稳定的实施周期。为保证科研人员及团队获得相对充足的探索和研究时间,“特区计划”以五年作为一个资助周期,并且赋予特区充分自主权,允许自由选题、自行组织科研、自主使用经费,激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减少各类申报所占据的时间精力。

  二是突出交叉融合的研究方向。加大对跨领域、跨学科、跨部门交叉研究的支持,鼓励试点机构组建交叉学科群,推动更多跨代技术和颠覆性创新成果的产生。

  三是探索松绑放权的管理制度。鼓励各试点机构创新内部管理机制,重点在探索非共识项目的遴选机制、实施项目专员制度、改革人才和成果评价制度、建立容错机制等方面开展探索。

  四是组建砥砺创新的人才队伍。在紧迫战略需求的重大领域,和有望引领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培育一批跳出“跟随型研究”,创造更多“引领型研究”的一流人才团队。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建议,开展“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试点实施,以边探索、边优化的方式,适度扩大,稳妥推进。

  解放日报:请问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目前建设情况如何?未来在强化基础研究领域有什么具体考虑?

  彭崧: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上海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举措和核心任务。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批复同意上海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着力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现在有很多关于张江的概念,比如张江科学城、张江高新区等等。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这些概念中代表一个能力概念,着力点是科学,尤其是基础科学,目标是提升我国在交叉前沿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为什么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个综合性体现在更加侧重交叉前沿领域,比如光子科学和生物医学的结合,不是单一的学科。

  近年来,上海持续建设李政道研究所、脑与类脑研究中心、量子科学中心、期智研究院、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上海交大张江科学园、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浙大上海高等研究院等一批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机构以及上海科技大学等研究型大学;围绕光子、生命、能源、海洋等战略领域,布局建设了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设施数量、投资金额和建设进度均全国领先,光子科学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逐步实现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将有力提升我国交叉前沿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为科学家提供最尖端的技术手段和极端实验条件;依托这些大设施、大平台,充分发挥上海基础研究优势力量,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积极发起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快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网络;同时,持续完善宽松自由、尊重科学的科研制度环境和人才保障体系,为全球顶尖科研团队在上海实现科研理想、创造世界级科研成果提供最好的平台。

  目前,我们正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中科院等指导下,研究编制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十四五”发展规划。科学中心将进一步聚焦强化创新策源功能,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立足点,以提升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主攻方向,积极服务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发展,助力更多交叉前沿领域原创发现,为关键核心技术从理论源头突破创造更好条件。

  新民晚报:请问在优化基础研究科研管理上,上海有哪些亮点做法?

  朱启高:优化基础研究科研管理,是深化科研领域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要遵循基础研究自身规律,建立以信任为前提、以诚信为底线的科研管理机制。

  一是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在调整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和预算调剂方面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深入推进基础研究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例如资助50万,在50万经费里不再另行规定具体类别和数字,可以自行组织,但是给一个负面清单。

  二是健全项目成果评价机制,对基础研究项目成果实行分类评价,重点评价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新规律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重点评价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效能和应用价值。就是分类评价基础研究、纯基础研究和科学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对于重点应用研究重点评价它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起的重要作用。

  三是优化项目分类管理“工具箱”,探索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等新型项目组织模式。这也是一个新型的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形成体系化、多元化、科学高效的项目分类管理机制。

  文汇报:《意见》提到最大限度激活上海人才的第一资源,请问“十四五”期间高校在推动基础研究布局和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考虑和布局?

  毛丽娟: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一直以来,市教委都非常关注高校基础研究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近年来,上海高校年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约占全市总数85%,以第一作者单位或通讯作者单位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细胞》上发表论文数超过全市发表总数的70%;“十三五”期间,上海高校累计牵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3项,占全市获奖总数的68.4%,支撑培养了11.29万理工农医类研究生。

  “十四五”期间,上海市将根据国家和市委市政府的整体部署,深化推进“双一流”建设,并紧密围绕《若干意见》相关任务要求,从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大力支持高校基础研究工作。

  一是持续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更加强化基础学科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高校基础学科整体能力和应用学科基础研究能力。

  二是进一步优化基础研究科研布局,紧密围绕贯彻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以及《若干意见》,布局一批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支持高校优势科研力量开展前瞻性、原创性科学研究。同时,探索发掘并支持一批满怀科研赤诚的青年科学家,不畏挫折、敢于试错,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气挑战科学高峰。

  三是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强基激励计划,建设一批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在国内外高校中每年遴选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潜力的青年学生,建立面向未来的顶尖人才早期发现、培养和跟踪机制。

  上海科技报: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到基础研究中来,请问有哪些具体做法,让企业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上形成有效的链接?

  张宏韬: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发挥基础研究对重大基础创新的支撑作用,意义非常重大。

  “十三五”时期,本市规上工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从1.4%提高到1.7%左右,和自己比有一定进步,在全国也是前列,对标发达国家有差距。无论是产业“十四五”规划,还是科技“十四五”规划,都提出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强度,继续保持在全国的前列。全市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产业部门和科技部门、教育部门等加强协同,支持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企业加强基础研究、深化产学研合作,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坚持战略导向,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把创新作为上海制造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在全国率先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基础零部件、基础工业软件、基础原材料、基础元器件、基础工艺等“五基”领域,开展重点领域“补短板”、产业技术基础“立柱架梁”、强链补链“一条龙”等专项行动,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攻关,集中力量突破部分关键技术制约和基础制造核心环节。

  下一步,将继续发挥上海产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的优势,通过“揭榜挂帅”“赛马”机制滚动支持重点攻关项目,培育打造一批产业链“链主型”创新企业,攻坚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基础短板,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

  二是加强协同合作,打造产业创新联合体。发挥牵头单位作用,吸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高校院所共同组建制造业创新中心,目前已建设2家国家级和6家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市-区”三级企业技术中心已超过2300家,这些企业技术中心与高校院所开展了大量基础性、前瞻性技术研究。“十三五”期间市经信委会同市教委实施商用航空发动机领域联合创新计划,由中航商发公司联合交大、复旦等5所高校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人才共同培养。

  下一步,将持续完善创新平台布局,“十四五”期间,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900家以上,全市包括区级技术中心数量进一步扩大;聚焦燃气轮机、海洋工程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聚焦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高温超导等领域新建一批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推进商用飞机、重型燃气轮机、集成电路装备等领域联合创新中心建设。

  三是畅通应用渠道,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上海市加强与中国工程院等战略科技力量合作,建设工程院院士专家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推动包括院士成果在内的各类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通过创新产品推荐目录、装备首台套、软件首版次、新材料首批次等“三首”政策,支持一批打破国外垄断、技术创新水平领先的产品扩大市场应用。

  下一步,将依托工程院院士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推动先进科技成果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持续加大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北斗等领域应用场景开放力度,为产业化畅通多元渠道,拓展应用市场,催化链式反应。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围绕“3+6”新型产业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挥更大作用。

  澎湃新闻:请问此次提到的探索者计划,具体是什么内容,有哪些亮点?

  朱启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大研发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支持”,明确了科技投入的重点和方向。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全方位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的重要意义,尤其是要引导企业加大对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提升科技经费投入针对性、有效性,强化自主创新能力。

  为此,《若干意见》提到要启动“探索者计划”,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重点企业出资与政府联合设立科研计划。目前我们已经做了一些探索,如2021年,市科委与联影集团等企业联合设立了“探索者计划”,按一定比例共同出资,充分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重点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重点产业在发展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面向全市发布指南,通过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形式,引导支持优秀研究机构与科研人员开展项目研究。

  下一步,市科委和相关企业将积极促进资助项目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