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8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2022-05-30

  央视:刚才说线上教学每节课的长短和每天总课时都有一定差别,能否介绍下有什么差别和特点?

  陆靖:在线教育的课表中,每节录播课时间约20分钟,学生在线的总时长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我举个小学的例子,小学生的线上教学每节录播课时长20分钟,比传统课堂教学短15分钟,这是根据小学生自主注意力集中时间设定的;平均每天排课5-6节,这样每个学生每天需要收看的总时长基本不超过2小时。总的来说,我们的在线教育安排,尽量争取在讲授一定的教学内容和保证学生健康方面达到兼顾和平衡。

  对于学生的在线学习,我们提出了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硬性要求。学生作业要符合在线学习的特点,避免简单地沿用在校学习期间布置作业的形式,防止增加学生和家长不必要的负担。

  在全市统一课表中,两堂课之间休息间隔至少为20分钟,会为学生安排眼保健操、广播体操,强化体育锻炼,保护视力,增强体魄。在线学习不同于在校学习,在校学习时,老师是在学生面前,可以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而在线学习,在居家的环境中,更多依靠孩子的自觉。我们希望学生通过居家在线学习,能够学会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动静结合、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还想说的是,有很多家长正战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更多家长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为了这座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作为教育工作者,无论面对怎样的形势和环境,让孩子们健康平安地成长,都是我们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目标和奋斗。

  上海在线教育的这份课表,是我们集中了全市教育系统精英力量,靠集体的智慧在很短的时间内抢出来的,很多基础教育专家们为此付出了巨大心血。在课程录制中,全市一千多名教师,克服了“时间短、任务重”的困难,一直在和时间赛跑,抢时间、抢进度,力求为大家呈现出最精彩的课程。

  最近一段时间,在我们的学校里,尽管学生们还没有返校,但老师们一直在行动,“在线”“在网”与学生和家长密切互动。我在这里要感谢所有在特殊时期为教育作出巨大努力的老师们,感谢理解、支持、配合的家长们!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和全社会一起,把我们的未来和希望守护好、培育好。

  解放日报:我特别想知道大学的情况,刚才说按照“一校一策”来开展在线授课,交大作为双一流大学,是否能介绍一下你们的具体方案?

  丁奎岭:上海交大的在线教学方案概括起来说突出了两个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二是“学在交大”。只有做实、做细、做好,让留在家里积极配合疫情防控的大学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关心,延续学习的激情和动力。

  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这个非常时期,学校在2月5日就迅速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做好充分演练。以学生为中心,要力求做到“全覆盖”。覆盖从本科到博士的全体学生,覆盖公共课、专业课、研讨课等不同教学模式,覆盖作业辅导、论文撰写、以及学籍管理等不同教学任务。

  以学生为中心,力求做到“分好类”。我们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和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受众,分类统筹。面向本科生上线1449门课程,面向研究生上线657门课程;分为直播教学、录播教学、慕课教学和研讨教学等四种教学方式。按照“一课一负责、一课一方案”的原则组织落实,力求做到人人有课上,天天有课上,课课有保障。

  我们始终坚持,“学在交大”。确保在线教学的质量。校领导姜斯宪书记、林忠钦校长直接指导在线教育领导小组的工作,组织多部门协同落实一系列有效举措,为教学提供全面而周到的保障。

  上好课,从选好人、备好课开始。我们对课程团队及主讲教师优中选优,选择最具教学经验、讲课效果最好、学生中声誉很高的教师来录制主讲课程。例如,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施索华教授主讲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乐经良教授主讲《高等数学II》等。对于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平行班,我们强调集体备课,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优势。

  教学生,先从教老师开始。尽管交大有非常好的在线课程和在线教育基础,但是这样大规模的全面线上教学还是第一次,为了保障学生上课的体验,我们针对授课教师组织了多轮次、分类别的线上培训和试讲。我们还将进行小范围试讲和全校范围的在线教学测试,确保师生们适应在线教学的新模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推分享,交大课程惠及全国。上海交大不仅是交大人的交大,还是全国的交大。“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是新学期的特殊“打开方式”,也是交大主动拥抱教学方式变革、探索教学创新的机遇。学校协同联动多个平台和资源,通过中国大学MOOC和“好大学在线”等慕课平台向全国免费开放165门优质在线课程。全国大学生都可通过平台,观看交大的优质课程。

  最后,我想对所有在家的大学生朋友们说,感谢“留守”的你们和做志愿者的同学们,期待早日在校园重逢。

  上海教育电视台:我也是一位学生家长。孩子现在在家学习和在学校里学习时的氛围还是不一样的,学校有没有一些好的方法和点子可以提供给学生和家长?

  王晶:我们学校在之前的寒暑假,已让学生有过在线学习的体验。比如,寒暑假我校的舞蹈和体育老师通过在线视频指导学生学习舞蹈,锻炼身体。这次网上教学,市教委提供了全市优秀教师参与录制的高质量视频课程资源,学生通过电视或网络收看视频后,余下的师生互动时间则是本校学科教师的“主场”,老师需要拿出更加硬核的专业本领,不仅要答疑解惑,更要注重对网络那一头学生的心理关怀、兴趣激发、情感交流等。

  我们的学科老师会结合实际为学生设计作业内容,帮助孩子们理解学科知识。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还会利用互动时间激励学生,通过有趣的、互动性强的学科游戏,激发学习兴趣,检测学习成效。

  有效落实好学生居家在线学习,需要学校、家庭共同配合。学校制定了实施方案,在用好市教委的在线学习课表的同时,我们还设计了适合本校的体育舞蹈时间、家务劳动时间、亲子交流时间及自主管理时间,做到动静结合、劳逸结合、科学与人文结合、视力防护与控制体重相结合。各学科教师都完成了适合低中高年级阶段学生在线学习的学科作业套餐设计。既考虑巩固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也突出育人功能,比如:结合防疫知识、家务劳动、体育锻炼、收看新闻、亲子对话等设计作业,坚持全面育人。

  同时,我们也设计了家长指导方案。接下来学校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居家在线学习”告家长书》,一方面引导家长消除对“居家在线学习”的顾虑;另一方面引导家长积极营造温馨的居家学习环境,共同调整孩子的“生物钟”,从而为疫情结束后全面到校复课做好适应性过渡。

  为了保证在线学习实现全覆盖,学校还会对特殊群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一是主动联系目前还在湖北疫区的学生,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并提供“电子教材+学科作业套餐”。二是指导个别学生开展错峰错时在线学习,解决学生因病或无家长照看学习的后顾之忧。三是关心好在防疫第一线的医务、警务工作者子女的居家在线学习情况。四是开通家长热线,倾听意见,及时解决。

  为了减轻在线学习负担,学校规定:所有教师不得要求居家在线学习的学生打卡、不得组织考试。对低年级学生的在线学习和学科作业不作硬性规定,以学生家长自愿为原则。所以我们也请家长放心,我们会在正常到校上学后,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全面的调研并个性化的辅导,保证学习质量。

  新民晚报:请问在线课程有教学资料吗?有纸质版的教学资料吗,怎样领取?

  陆靖:为满足大家居家学习和在线教育需要,上海的中小学将同时提供数字教材和纸质教材。在现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情况下,纸质教材的发放坚持“消毒防控、自愿预约、分散领取、确保安全”原则,家长可自愿选择是否领取纸质教材。

  在纸质教材发放前,由各学校提前做好预约登记工作,合理安排领取时段、领取地点和领取方式。纸质教材的领取方式既可以是到校领取也可以通过快递寄送。具体方式由各区、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如果到校领取,我们已经要求学校留出一周左右的时间供家长预约,以防止人群聚集。纸质教材领取过程中,学校将全面规范做好相关防疫工作,加强对教材、场地、设施设备的清洁消毒,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和健康情况监测,切实保障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教材电子版可通过多种方式下载,具体下载渠道将通知到学生和家长。

  南华早报:对于近期返程的情况,上海是否有把握维持较高的治愈率,和相对稳定的低感染人数?

  郑锦:我们重视每一个新冠肺炎病例的救治,始终把“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作为救治工作的核心,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四集中”原则,采取科学有效的救治策略和方法。

  我们调配最好的医疗设施设备和最强的医疗技术力量,先后选派210余名市、区级医院的专家和骨干医护人员进驻定点医院,和300多名市公卫中心的医护人员紧密协作;儿童救治定点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组织40多名医护骨干,全力救治患儿。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确诊病例临床救治中的作用。

  针对轻型、普通型病例,我们密切观察,加强对肺部影像学的跟踪检查,多学科联合诊治,中西医联动,促进疾病向好转归。针对重型、危重型病例,抽调市级医院重症医学科核心团队,整建制、组团式进驻公卫中心,进一步提高重型、危重型病例抢救能力。

  这里我还想强调的是,由于重型、危重型病例大多是高龄病例,60岁以上占83.3%,伴有心脑血管、肿瘤、慢性肺部疾病等基础性疾病,病情变化快,医疗风险高,救治难度大。我们采取多学科协作与精细化诊疗的模式,24小时跟踪病情变化,及时研判病情,完善治疗方案,千方百计、尽最大能力降低病亡率。

  本市道口流量、城市通勤、复工生产都在逐步回归常态,防输入与防扩散,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要落实科学严密、精准有效的防控举措:风险防范要更加精准,持续严格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观察,加强道口、交通枢纽、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场所的严密监测与防范;人员管控要更加精准,落实行业(单位)主体责任制和各区、各街镇属地包干制,全面掌控返程返岗人员信息;智能防控要更加精准,依托大数据、互联网服务,为动态防控提供支撑。我们将继续严阵以待,全力以赴,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地落细。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