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2022-05-30

  1、央视:马主任,刚才您提到国家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目前这个条例已经正式实施,上海将如何贯彻落实?

  马春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谢谢央视的记者,您提了个非常及时的问题。今天是《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就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暨投资促进大会。习近平总书记讲“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是我们国家为优化营商环境颁布的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规,它具有开创性、里程碑式的意义。

  关于这项工作的落实,重点做好三个方面:

  一是全方位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宣传培训。只有掌握好政策才能执行好政策,首先是要抓好全员培训,对所有涉及到政府服务的工作人员,尤其是窗口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同时,全面培训《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及世行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改革的内容。系统全面的培训,有助于一线工作人员掌握政策的最新精神,把政策转化成为标准化的、一致性的、不走样的操作办法和操作措施。

  二是抓好上海优化营商环境3.0版的落地实施工作。3.0版工作安排研究制定过程中,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行了逐一对照和落实,《条例》中要求地方上落实的工作任务,都在上海的3.0版中有所体现,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在下一阶段工作推进落实的过程中,各部门要细化工作台账,对于这些工作措施按照台账来挂账推进,逐项核销,不断提高企业在上海优化营商环境中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三是要抓紧地方立法,制定优化营商环境的政府规章。这主要是为了固化前一段时间以来,上海在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当中的一些举措。实际上,前两轮一共推出对标世行改革的优化营商环境164项改革举措,有些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经验和案例,需要把它们固化下来。目前,市发改委和市司法局一起组成的工作专班正在加紧推进政府规章的起草工作,同时我们也会按照此次优化营商环境中提出的,要让更多的企业包括社会各界,参与到政府涉企政策和法律的制定过程的要求,广泛听取企业、行业、协会、园区、专家各级政府部门对政府规章制定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尽快出台具有上海特色、体现上海营商环境水平的贯彻落实国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政府规章,从而为上海实施高标准、高水平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法律支撑和保障。

  2、上海电视台:我想提问发改委朱民副主任,连续两年上海市对标世行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应该说无论提升的名次还是工作成效都非常明显,是不是今年我们的提升空间不是那么大,今年我们的世行对标工作怎么开展的?有哪些效果值得期待?

  朱民(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上海对标世行改革,2年来有明显的进步。世行给予高度评价,国务院也向全国复制推广了上海31项改革经验,企业的感受是一致的。

  比如执行合同,在全球执行合同效率最高的经济体中获得一席之地,在司法程序质量指数这一指标的满分18分中得分16.5分,世界上没有哪个经济体超过这一分数。获得电力,企业接电只需两个环节,耗时32天,仅为东亚地区平均4.2个环节和耗时63天的一半。

  对标国际高标准,我们差距还明显。新加坡和香港,上海有7个指标落后于这两个经济体,3个指标介于当中。3.0版将继续坚持采用专项行动计划这个有效的方法,建立改革任务台账,挂账督办,确保取得更大的成效。这个力度表现在3个方面。

  一、目标更积极

  对落后于新加坡、香港的指标提出了看齐目标,比如(1)开办企业,现在是4个环节9天,改革目标是2个环节2-3天,基本持平。(2)跨境贸易方面,在进口和出口边界时间等方面,改革后基本一致,在出口边境合规费用上,比新加坡的335美元还要低86美元。

  二、措施更精准

  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深入了解企业诉求,全面提升短板弱项。比如(1)施工许可指标,去年我国大幅提高了88名。今年学习借鉴香港的“一站式”中心模式,强化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审查中心的一站式功能,涵盖工程规划、施工许可、质量管理、竣工验收、供排水接入等全过程事项。

  三、成效更系统

  从企业对改革的获得感出发系统设计改革方案,扩大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比如财政登记当场办理的范围,从企业厂房、仓库类的产权转移,拓展到企业间所有的不动产转移,并且在各区的受理大厅设置企业服务专区,实现企业间转移不动产一个环节、当场发证。

  关于政府采购指标

  今年的新增指标----政府采购,上海的基础比较好,在世行前期的试评价中表现较好。我们对标国际先进经验,以透明、公平、高效为重点,进一步实施系统改革。

  在增加透明度方面,招投标流程规范、提交文件的修正、异常地价管理、中标公示、合同签署等8个方面出台更加具体的规定。

  在体现公正性方面,要求对未中标的,书面告知原因(原来仅公告中标原因)。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异议和投诉处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利益相关方的权益保护。

  在提高效率方面,明确中标公示结束后,招标人应在10天内与中标人签订合同;对合同价款支付程序进一步优化,大幅缩短招标人从收到发票到完成支付的时间。

  上海对标世行指标的改革,每年都有计划,但时时都在深化。目前专项行动中已经有10多项对标世行的改革举措落地实施。其他的改革举措,都将在1月底前出台操作细则并实施。

  3、人民日报:“一网通办”成为上海营商环境的品牌,今年我们要在“一网通办”上着力做好五方面的工作,所以我想问今年的重点会是什么?企业会有哪些新的获得感?谢谢。

  朱宗尧(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谢谢你的问题。“一网通办”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一网通办”也是上海首创的政务服务品牌,已经成为上海城市的名片。2018年是上海“一网通办”的创建年,去年是攻坚年,今年定位为攻坚提升年。这主要从两方面来讲,一是从政府供给侧来讲,业务流程再造和数据整合共享等方面需要继续攻坚,二是从企业群众获得感角度来讲,要进一步提升便利度和获得感。今年,总的目标是在去年“双减半、双100”的基础上,实行更大力度的减和更深层次的用,减就是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跑路次数。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围绕重点难点合力攻坚,推动更大力度的“一网通办”改革。重点难点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今年我们重点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进行业务流程的革命性再造,我们也叫“一件事一次办”,但是一件事“颗粒度”很重要,原先讲部门内部的一件事,现在我们要站在市场主体、群众的角度来看待一件事。我们今年提出重点推进14件事,第一批的清单已经出来了,各位分管市领导牵头推进。比如企业的创新创业一件事,个人有公民出生一件事,都是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三跨”的事,目标是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二是下更大力气推进数据的整合共享和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治理。如果讲去年是数据的归集年,今年应该是全市公共数据的治理年。刚才春雷秘书长讲“进一网、能通办”,“能通办”的基础一定是数据的整合共享和治理,所以我们今年提了“三个应”。我们要实现全市党政机关具备上云条件的信息系统“应迁尽迁”,信息系统和业务专网要整合归并,实现“应并尽并”,全市公共数据资源“应归尽归”,我们将按照“三个应”的原则,推进数据的整合共享和治理。

  第二,围绕优化用户体验,推进更深层次的“一网通办”改革。围绕用户体验的优化,我们主要的标准就是对标“网购”,无论是“一网通办”的总门户,还是“随申办”移动端,都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一是进一步拓展服务的事项。现在“一网通办”里边,企业和群众可以办的事项大概在2300件左右,这个数字每天都在变化。我们今年将重点聚焦一些高频的公共服务事项进行拓展,我们提出来全年新增接入500项公共服务事项。现在,上海“一网通办”已经全覆盖了行政权力或者行政审批事项,将来还要接入更多高频的公共服务事项。二是进一步整合服务渠道。目前来看,我们面向企业和群众提供服务的移动端太多了,尤其是政府或者公共财政支持的移动端太多了,今年要加大整合的力度,推动向“随申办”移动端整合。三是进一步拓展覆盖的区域。我们在去年探索推进长三角“一网通办”的基础上,今年要重点以电子证照互认共享为重点,继续推进长三角的“一网通办”。

  第三,围绕个性化、精准化、主动化、智能化,打造更具特色的“一网通办”改革。很多同志一直问,现在全国各个省市都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上海的特色体现在什么地方?上海“一网通办”就是要体现政务服务个性化、精准化、主动化和智能化。一是要做实做优市民主页和企业专属网页。如果你是“一网通办”的实名注册用户,自动会生成市民主页和企业专属网页,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实名登录进去可以看到本人的主页或本企业的专属网页。市民主页实际上是个人档案的空间,现在我们把个人在政府办事过程当中产生的数据集中展现在这个空间,比如“五险一金”的信息、信用报告等,最近,我们把个人在办事过程中政府采集的照片也归集起来,下一步将推动个人照片一次采集、多次复用。二是要用好用活电子证照。去年,我们花了很大力气把证照进行电子化,目前,高频证照基本全归集起来了。如果大家用“随申办”移动端,可以看到个人的证照,包括法人的证照都有。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些证照用好。我们提出,政府办事过程中,如果有电子证照的话,原则上可以不再提交实体证照。我们还鼓励电子证照的社会化应用,最近,我们在银行、交通领域等推广电子亮证。

  当然,“一网通办”要更可持续,关键要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和标准规范,要进一步用好“好差评”制度,上海去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好差评”制度,类似“网购”的大众点评,使用户的评价成为改革成效的核心标准。这些就是我们今年“一网通办”主要的工作内容。

  4、澎湃新闻:跨境贸易方面我们取得了很大成绩,去年世行指标我们排名不错,想请问下一步我们增长的空间提升的空间在哪里?我们在全球的海运排名不错,但距离欧盟陆路运输的国家,某些分数有距离,这方面如何提升的?另外想请问您今年结合3.0,我们跨境贸易方面会有哪些重点改革措施?我们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会有所配合增加哪些亮点?谢谢。

  申卫华(市商务委副主任):谢谢你关心跨境贸易营商环境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建设。确实如你所说,跨境贸易营商环境这两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国家在跨境贸易营商环境的世行排名提升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上海跨境贸易便利度在具有可比性的海运经济体中已经排在全球的第五名,我国现在整体排名达到了56名,但是排名在我们前面的主要国家都是陆路运输国家,与海运指标不具有可比性。我们下一步主要还是争取在众多的海运经济体中走在前列,对标新加坡和韩国等先进国家的标准,在压缩上海口岸的合规成本、合规时间方面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口岸营商环境是上海市整体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境贸易便利度是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指征,也是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今年我们已经出台了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的专项行动方案。尽管在海运经济体对标中,我们已经走到了第五名,下一步继续提升有不小的难度,但是我们绝不能有畏难情绪或者自满情绪。还是要着力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在优化口岸监管、降低口岸成本和收费、压缩合规时间等方面进一步推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今年的主要措施我简单归纳成五个方面。

  第一,口岸流程要进一步优化。这块主要围绕海关所提出来的“两步申报”模式进一步推进改革。“两步申报”模式就是企业原来到海关申报需要一次性完成申报,申报事项105项。现在我们分开,第一步先“概要申报”,我们叫“9+2+N”,申报9个基本项+2个确认项,就可以将货物提离;对于需要进线管制或检验检疫的商品、需要税款担保的商品,在增加申报N个项目后也可以提离。概要申报节省了很多口岸环节的时间,提离以后在一定时间内再按照海关的要求再进行完整申报。这一措施将优化整个口岸的进口作业流程。

  第二,进一步推进“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提货单换单委托书”“电放保函”等单证的无纸化,进一步提升企业的便利度。

  第三,优化口岸监管。最主要的是完善对企业的容错机制。海关现在大力推进“提前申报”,我们现在洋山港的出口提前申报已经实现100%,外高桥出口提前申报应用率现在不是特别高,不到20%。下一步我们还要大力推进“提前申报”,但企业“提前申报”的申报数据会因各种原因出现一些相应的差错,要有容错机制,减轻免除或者不予处罚,比如对于进港时间变更、船期变更、运输工具变更等的内容不再进行追究。我们实行容错机制,才能鼓励企业进行“提前申报”,节约企业的时间,顺应港航、海关查验各方面的流程改造。

  第四,降低口岸相关费用。其中最主要的,我们今年要进一步落实“港口建设费”地方留成部分的退费,去年已给企业完成2.4亿退费,实实在在为企业减轻负担。

  第五,提升服务可预期。做进出口贸易,最怕在整个流程当中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或者这一步做了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进一步提升全流程透明度,特别发挥好海关推出的疑难报关单窗口的咨询作用,解决企业的各种疑难问题,使得企业可以实现通关信息、程序透明,达到全程可预期性,解决贸易便利化相关的问题。

  你关心的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是我们在世行测评中最主要的得分点之一。今年根据与新加坡和韩国的比较和对比,我们还会进一步完善单一窗口的功能。单一窗口现在实现了十大功能、53个地方应用,22个部门都已经进入,服务的不仅是上海4万多家企业,也服务全国近30万家的进出口企业。所以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经不仅仅是上海的单一窗口,也是全国的单一窗口,不仅解决了企业在口岸报关所需要的货物申报、运输工具申报、许可资质办理,同时在各方大力支持下,还实现了很多地方性的特色服务功能。

  2020年我们将进一步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继续对标国际,实现上海单一窗口“标准功能-特色服务-第三方应用”三位一体的一站式贸易服务。所谓“标准功能”是把目前标准版单一窗口的行政许可、相应的运输工具申报等统一在上海单一窗口办理,实现和国家的对接。同时更好地结合上海地方需求,深化地方特色服务功能、贸易合规等相关功能,把服务功能应用进去,同时根据现在的发展,在应用功能上让企业不仅实现和国家相应单一窗口的对接,还需要第三方的应用,进一步落实收费透明度、产品追溯等功能,把上海单一窗口打造成政府办事窗口,国际贸易服务窗口,同时也是企业利用和应用大数据新技术的窗口。

  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超前谋划几方面工作。一是承接临港新片区贸易监管制度创新工作任务,进行相应的数据开发和应用功能的创新。我们会和临港的数据应用功能进行对接,完成辅助进出口的各种应用开发。第二,推进长三角区域单一窗口的信息资源和业务功能融合,形成长三角的单一窗口的平台。第三,结合放大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把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当中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到进口博览会商品保税展示销售当中,作为新的突破点。第四,单一窗口现在还承接了国家的任务,和国际上比如东盟、欧盟的电子口岸申报接口对接,逐渐进行推广,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将来更远的目标,是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一次申报、全球通关”,使得单一窗口可以成为全球贸易网络互联互通的节点。这是我们对于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近期和远期的建设愿景和目标。

  5、经济日报:优化营商环境新一轮改革措施当中,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全面推进开办企业的“一表申报、一窗领取”,想问彭局,新的一年里市场监管局还会推出哪些新的具有突破性引领性的举措?

  彭文皓(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谢谢你的提问,2018年、2019年开办企业从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上做了很多的努力和尝试,今年我们将继续以企业感受度作为评价改革成效的标准,进一步对标国际国内最佳的实践,让企业有更多的获得感,我们考虑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个是同步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大力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的应用。我们将以统一规范、全面覆盖作为原则,今年将电子营业执照系统和本市“一网通办”对接,今后企业只要使用电子营业执照,就可以在网上完成身份的认证,他可以在网上实现政务服务一次认证全网通办。同时,我们目前也在会同相关部门在税务涉税事项、员工就业参保、公积金等企业高频办理事项中深度嵌入电子营业执照的应用,企业今后用电子营业执照可以实现相关业务的一办到底。电子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对于企业来说有很多好处,一是领取更加便利,对企业来说设立即获取电子营业执照的同时,自动生成一套含有企业名称章、法人章、财务章、发票专用章等四枚电子印章,申请人可以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程序免费领取四枚电子印章。第二使用更加简便,电子印章可以使用加载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程序的手机进行应用,企业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对电子文档进行盖章。第三应用更安全,电子印章符合《电子签名法》的规定,企业使用电子印章签署的电子文档具备完整性、真实性,所以对于企业来说用电子印章十分安全。

  第二个措施进一步优化服务企业的方式,一方面要巩固强化已经形成的“一表申报、一窗领取”的核心业务流程,全市各区行政服务大厅通过“开办企业服务专区”这一单一窗口统一对外反馈办理结果,发放纸质版营业执照、发票以及一套免费实体印章。对于申请人而言,开办企业只需要“一表申报、一窗领取”,相当于是一个环节耗时两天就能办成所有的开办企业事项。

  另外进一步优化执照办理的服务方式,打算在全面拓展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的适用范围,各类企业可以自主选择无纸全程电子化方式办理企业设立登记。基于这样的改革举措,我们将进一步对于企业申报的登记材料实施标准化管理,优化电子化流程,实施智能化的审查,尽量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审批效率,在2020年探索实现企业设立登记“即报即办”。

  第三是试行企业名称的告知承诺制。今年在试行过程当中我们考虑登记机关不对企业申报的名称是否与其他企业名称近似进行人工干预,申请人通过网上名称申报系统进行预查并自主判断、自主决定、自主申报,登记机关告知申请人可能存在的风险,由申请人做出两方面承诺,一个承诺申报的企业名称符合法律规定,第二承诺他愿意自主承担因违反法律法规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而产生的法律责任。这项告知承诺制度的实施虽然是试行,我们觉得也有利于缓解企业名称起名难问题,能够大大简化名称登记的流程。同时这项制度强化了申请人的主体责任,强化了他应该承担的法律义务和责任。

  第四项不是和开办企业直接有关,但是和企业服务关联度很大,我们今年尝试创新企业登记档案的查阅方式,一周前我们实现了企业使用电子营业执照通过互联网验证,在互联网上应用“企业登记档案网上查阅系统”在线自主查阅、打印企业档案。这个系统实现24小时不打烊,查档用户可以足不出户,通过互联网随时查,同时为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完整,所有的信息均由系统自动加载防伪水印,保证档案的安全性。

  6、上海电台:上海今年办理施工许可方面会有一些怎样新的举措?有没有需要突破的重点或者难点?

  裴晓(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副主任):谢谢你的提问,今年办理建筑许可指标3.0版改革方案即将发布。在我们制定3.0版改革方案的过程中,我们重点做了两件事,一是接受世行对上海营商环境的专项评估评价,研究世行专家的反馈意见并明确下一步改革方向;二是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听取企业、专家及社会各界的建议。去年的2.0改革,从世行反馈情况来看应该说得分和排名进步很大的,但是依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部分改革措施未得到世行采纳。从世行方法论来看,有些改革举措世行对于我们的改革方向是认可的,但是因为政策执行不到位等种种原因而没有得到采纳。今年,在2.0改革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并制定了3.0改革方案,并广泛听取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应该说,3.0版改革是2.0版的升级版和加强版。新一轮改革重在抓落实,在保持既有改革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紧密围绕“五个一”高位推动改革,即“只登一扇门”(企业只需跑审批审查中心一个机构),“只敲一扇窗”(企业只需在一个综合受理窗口就能办理所有相关事项),“只递一套表”(企业只需一次性在一个窗口递交所需表单),“只录一系统”(企业只需一次登录一个统一的审批信息系统),“只见一部门”(企业自报建至竣工验收只与审批审查中心一个部门打交道)。全面推行“在线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系统发证”的管理模式,实现各审批阶段“一表申请、一口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发证、限时完成”的服务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推出了20多项的改革措施,下面,我将重点介绍3.0改革五个创新点和亮点:

  一是进一步拓展了低风险项目的范围。前两轮改革,我们将社会投资项目分为三类(小型项目、工业项目和其他社会投资项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了低风险项目(3000平米以下的社会投资产业类项目,即为世行测评范围项目)。世行测评注重企业和社会感受度,之所以我们很多改革措施没有完全得到世行认可,就是因为改革覆盖面较窄,案例数不够。3.0改革,我们进一步自我加压,进一步把项目范围延伸拓展至1万平方以下备案制的社会投资产业项目,针对低风险项目持续加大改革力度。

  二是依托审批审查中心,实施两个一站式的服务(即一站式申请并办理施工许可、一站式实施综合竣工验收及不动产登记)。世行评价推崇“整体政府”的理念,即以“一个窗口、一个系统、一个部门”来应对市场主体。2019年度建筑许可指标全球排名第一香港、第二台湾、第三马来西亚均采用了政府一站式中心的方式办理各项手续。2019年3月以来,市区两级相继挂牌成立了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审查中心,各职能部门派员入驻,实行一站式的咨询、受理和发证,运行半年多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我们要把它继续做实,进一步整合审批资源,提高审批效率,真正实现一口受理,一次审批,一次检查,一次验收。

  三是取消建设单位委托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3.0改革,我们转变管理方式,针对低风险项目进一步强化设计单位和设计项目负责人的执业责任,由建设管理部门委托审图机构在线对设计图纸质量进行全覆盖抽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四是取消地质勘察并减免相关费用。主要有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由市规划资源局网上主动公布全市52个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估单元的“地质信息与地质灾害防治要求告知”,作为低风险项目开展项目建设的初始资料。另一方面,如确需进行勘察的,由政府补贴相关费用,进一步降低企业建设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五是强化区级审批审查中心的建设,受理范围覆盖社会投资项目,并逐步延伸至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强化区级审批审查中心运行机制,各部门抽调人员集中至区审批审查中心办公;推动市级审批权限下放并进一步优化调整各部门内部审批流程,精简审批层级,着力构建全市统一、扁平、高效的审批体制。

  营商环境好不好,要让市场主体说了算,必须把企业的满意度和需求度作为改革的发力点和着力点。下阶段,我们将重点狠抓改革政策的落地实施,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让更多的企业充分享受到上海营商环境改革的红利,进一步助推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7、新民晚报:张主任,获得电力是世行营商环境报告的重要指标之一,想问今年优化电力接入方面有没有新的举措?预计会达到怎样的效果?

  张建明(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感谢你关心获得电力营商环境改革,根据世行营商环境的报告,这两年我们获得电力的指标得到了大幅提升,从2017年的第98名跃升到2019年第12名,前进86位,得分从68.83升到95.4分,提升了29.57分,是我们国家十个指标当中得分最高的指标。目前我们已经制定了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电力获得的指标3.0版改革方案,对标世界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努力争取我们2020年相关指标获得再提升,我们正在采取以下的四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继续压缩低压小微用户办电时间到10天以内,一方面继续优化审批告知承诺改革,我们在市公安局、绿化市容局的支持下,将行政审批的时间压缩到两天,具备条件的当场许可,另外一方面压缩电力公司的时间,电力公司进一步优化内部流程的互联网化、集约化改造,努力压缩申请受理、设计、施工时间,最长不超过8天,两部分加起来不超过10天。

  第二方面的措施是加快获得电力的“一网通办”,市“一网通办”的总门户开设服务专窗,电力用户的申请可以在线提交,办电资料在线传递,服务质量在线评价,实现全业务的线上办理,全天候的一站式服务,进度查询全透明,进一步加快办电的速度,提升用户的体验。

  第三方面建立中断供电惩罚和优质供电服务的监督机制,主动对标国际前沿经验,出台供电可靠性的管制措施,对于电力公司供电可靠性和供电服务质量加强监督,形成闭环优化,保障电力营商环境得到持续提升。

  第四,低压小微用户的改革经验向10千伏接入项目推广,一方面国家发改委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指标,10千伏电力接入项目是评价对象,同时也是我们本市实际用户需求量最大的,经过调查,10千伏电力项目流程和低压小微用户流程相同,主要差别是在接入的线路比较长,有的长达2公里,施工难度更大,因此我们想在10千伏用户电力接入方面推广经验,努力将10千伏电力接入时间压缩20%以上。今年持续用力,创新应用互联网服务手段,以用户满意度为检验标准,着力关注用户的体验,努力提升供电的可靠性和“一网通办”的效能,来努力打造我们上海卓越营商环境的新高地。

  徐威(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各位记者如有进一步采访的需求,可以和出席发布会的各部门或者和市政府新闻办联系。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