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4日(下午场)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2022-05-31

  1、上海电视台:问一下宋慧主任,近年来16个字的城市精神深入人心,面对新时代如何理解和阐释上海城市精神?作为上海文化品牌的重要方面,上海未来在塑造和培育城市精神方面有哪些做法?广大市民如何参与到其中呢?

  宋慧(市文明办副主任):感谢你的问题。这个话题是打造文化品牌实现“五个更加”任务当中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就是让城市特质更加彰显,让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城市精神全面转化为市民的精神气质和文明素养。正如你所说的,上海城市精神是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的。十多年来,这16个字已经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年,市委书记李强同志在“五四”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上海城市精神是“上海在长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铸就的,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宝贵财富。”

  让城市精神和广大市民融为一体,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彰显上海精神特质、增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根据这个总体的规划,从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来说,主要围绕五个“一”:推进一项行动、培育一批典型、营造一种氛围、倡导一种风尚、细化一系列创建活动,让城市精神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走进每个市民的心中。具体来说,

  推进一项行动:贯穿“十三五”始终的市民修身行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要途径,突出城市精神,通过教育培训、实践养成,引导广大市民,特别是注重崇德向善和知行合一,使这座城市的每个市民能够围绕这个城市的特质精神做到实时修身、处处修身、人人修身,提升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明素养。

  第二,培育一批典型。通过道德模范,感动上海年度人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文明家庭以及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等评选活动,选出新时代上海各方面的典型,发挥模范带头和引领作用。

  第三,营造一种氛围。接下来将根据整个文化品牌的行动计划,重点结合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策划推出一批类似“图说上海城市精神”系列公益广告,彰显上海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伟大成就和上海城市精神的丰富内涵。

  第四,倡导一种风尚:全社会共建共享的文明风尚。城市精神16个字看似比较抽象,但更应该是具体的、鲜活、生动的市民风尚行动的实践。我们将聚焦市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文明现象和陋习,广泛开展文明居住、文明交通、文明餐饮、文明观演、文明旅游,大力倡导奉献、友爱、互助的理念,号召每位市民投身到这座城市的文明建设当中,让每位市民作为坐标亲身体验和打造这座城市的文明地标。

  最后是深化一系列的创建活动。我们将推出一系列的市民广泛参与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小区、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校园以及文明家庭创建当中,将具有城市特质和体现城市精神的内容转化为创建体系的指标,设计成创建的载体和品牌,并且更注重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参与到城市的群众性精神创建活动当中来。城市精神是这座城市的精神引领,希望每位市民都能通过亲身、鲜活、生动的实践构筑卓越城市的高度,文化厚重的厚度,大气谦和的温度。

  2、解放日报:想问一下文广局以及出版局,即将在6月份举办的上海影视两节以及秋天的国际艺术节,以及上海书展,在提升影响力方面有什么亮点?另外想问一下胡部长,讲话当中提到文化人才部分,有一个提法是上海特色的文化艺术人才荣典制度?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

  于秀芬(市文广局局长):上海重大文化节庆活动一直是上海的城市名片,也是我们的一张文化名片,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工作中,有一个“品牌节展提质专项行动”。我主要介绍一下围绕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和国际艺术节,怎么来提质的考虑。

  关于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我们要把国际影视两节办成上海文化优秀的、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节”。今年,我们要在提升国际性和专业性两个方面,着重加强“三个平台”的建设。一是进一步加强影视两节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建设。今年经广电总局批准,将在电影节期间正式成立“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同时,还会举办“一带一路”电影周,展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独特的电影艺术,进一步促进交流、谋划共同发展。

  二是通过几年的努力,把影视两节打造成亚洲最大的影视产业合作平台。今年起,我们将在影视市场专门建立“国际合拍片”板块,引入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上海市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行业协会,以及荷兰电影基金会、波兰电影委员会等合作机构,开展国际项目路演、项目洽谈会、制片人咨询会,以及国际合作政策推介会等。

  三是市区融合的平台。我们将根据上海影视产业“1+3+x”的发展布局,围绕把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目标,与长宁、松江、普陀、静安、浦东、黄浦等六个区开展一系列合作。比如,今年影视两节的主会场设在长宁,亚洲新人奖将继续落户静安环上大影视园区,“互联网影视峰会”继续在普陀合作举办。同时,今年新设立的“一带一路”电影周将与浦东新区联合举办。在松江,将围绕“松江科技影都”的建设,合作举办“光影松江”系列活动。

  目前,就上海国际电影节覆盖的国家数、电影市场来宾数、市场博览会的展位数、记者人数等等,应该说在国际A类电影节中,是排位居前的。希望通过三年的努力,促进上海影视两节各项标志性的指标,特别是一些关键指标,比如市场的交易量、参展商数量、参展影片世界首映量以及国际首映量,每年都有一定的增长,使得国际电影节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知名电影节,成为影视国际交流、中国影视文化传播以及影视产业推进服务的重要平台。

  关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未来三到五年里,着重抓好五个平台的建设,突出艺术节的标识度和独特性。

  一是精品力作的展示平台建设。要让更多的优秀作品从国际艺术节出发,汇集更多的世界首演、亚洲首演、中国首演,以此助力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

  二是优秀作品的创作平台。我们将依托国际艺术节来吸引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名家、艺术大家,通过和艺术节的合作、委约等多种形式,创造一批人民喜闻乐见,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优秀文艺作品。

  三是青年人才的孵化平台。今年是我们上海国际艺术节举办20周年,20年来艺术节通过“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使得一批又一批青年艺术家脱颖而出,青年艺术家与上海国际艺术节是共同成长的。所以,艺术节将坚持完善发现培养年轻艺术家的机制,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的“大家”从这里启航。

  四是公共文化的推广平台。我们将把国际艺术节的两个公共文化品牌“艺术天空”和“艺术教育”继续做好。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引入更多有氛围、有品质、有内涵的公共活动,营造城市文化氛围,进一步拓展艺术节的溢出效应。

  五是产业联动的专业平台。艺术节每年都有交易会和论坛,我们将进一步做深、做实、做强交易会和论坛,吸引更多全球演艺行业的重要机构、专业人士前来参会,来打造具有专业性和国际性、高价值的演艺交流平台。谢谢!

  徐炯(市新闻出版局局长):今年正好是上海书展15周年,我们希望每年8月全国各地的爱书人因为上海书展的举办而相聚上海,上海书展成为来上海的一个重要理由。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提升上海书展的品质,打响上海书展的品牌。首先要大大推动全国新书、好书在上海书展首发。随着上海书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全国有许多的出版社把每年8月的上海书展作为重要的时间节点,作为出版新书的时间表。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推动更多的新书、好书在上海首发。

  二是把活动做得更好,要汇聚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名家参与上海书展的活动,使得高品质的活动作为上海书展除图书之外的又一个主角,更加具有魅力,包括上海国际文学周的活动,要更加提升质量。像劲军副部长说的,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文化交流的大码头,成为全国的一个大码头。

  三是通过全国的优秀图书、优秀活动、优秀出版人和作者的集聚,促进上海出版机构和全国其他优秀出版机构,包括民营图书策划制作机构,全国的出版人和作者建立更广泛的合作关系,增强对全国优质出版资源乃至国际出版资源的集聚度,使得上海本土作为出版的重镇产生出更多的优秀图书,从而为上海书展越办越好打下坚实的基础。

  胡劲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我介绍一下文化艺术荣典制度,上海正在设计针对文化艺术人才的荣典制度,旨在构建一套全社会评价、充分尊重人才的制度。荣典制度将覆盖老艺术家、覆盖中青年艺术家、覆盖外来文化艺术人才,具有跨行业、跨职业、跨系统、跨部门,突破年龄、突破职称、突破地域、突破单位的特点,我们正努力设计好这样一个针对人才全方位的评价。举两个例子,我们正在用这样的荣典制度理念改造上海两个老的“文化品牌”。

  第一个,是“上海之春”,已经办了四五十年。从现在开始,我们将对“上海之春”作一些大的调整,今后主要做四块内容。第一块,对中国的优秀音乐作品要进行持续的全方位关注。第二块,对56个民族的音乐作品给予大力的关注和扶持。第三块,对散落在全世界各地的中华优秀音乐人才每年提供一次在上海集中亮相、向祖国人民汇报的机会和平台。第四块,“上海之春”里面也有一些国际名团的演出安排,但这必须要和教育、社区交融在一起,以区别一般的演出季,上海市文联正在根据市委宣传部的要求做一套全新的设计,所有的板块都是围绕“人”进行布局的。

  第二个,是刚刚结束的“白玉兰戏剧奖”,已经办了将近30年,怎么进一步擦亮品牌名片。首先,要从过去比较局限于戏曲表演逐步扩容到兼容整个舞台艺术表演。其次,我们要从“申报制”改为“申报制”加“推荐制”,过去“白玉兰戏剧奖”评选主要是采用“申报制”,你到上海演出或者在上海表演才能来申报这个奖,这个奖也才会关注你。将来,我们要有专家推荐、观众推荐,包括媒体也可以推荐,凡在上海演过的好戏都有获得白玉兰奖的资格。我们正在全力推进制度的设计。

  3、光明日报:接着人才的问题,打响上海文化品牌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想问一下教委方面,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系统的布局呢?

  高德毅(市教委副主任):人才培养与文化事业发展有着紧密联系。上海构建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机制,叫文教结合。2006年以后,上海在全国率先把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2014年,上海率先承担“一市两校”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我们面向2020年和2030年对上海高校整体布局和学科专业布局进行系统规划,重点对文化艺术人才培养进行了整体规划。有关文化艺术人才的整体规划,主要目的是在推动上海文化事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处理好人才源头与码头之间的关系。从源头的角度说,就是源源不断地培养输送年轻、具有文化活力潜力的人才;从码头的角度说,就是要使这些人才不仅可以“跳舞”,而且跳得很好、很有活力,为整个文化事业改革发展奠定关键的人才基础。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在上述“两个规划”基础上,根据上海打响“四大品牌”特别是“文化品牌”的需要,把规划落实进行了优化与细化。

  一是通过文教结合平台机制,及时发现和预测上海文化事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及其规模、层次、结构。同时,在发现和预测基础上,由教育与宣传文化部门紧密合作、动态调整。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因为文化的创新、发展的速度,以及品种的多样化,与很多领域不一样,其中的发现和预测机制非常重要。我们还充分利用了教育部给上海的高校目录外专业自主审批设置这一特别授权,根据文化事业发展需求开设目录外专业,提供更加精准的需求服务。

  二是把文化艺术学科和专业纳入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这是上海高等教育学科发展最最高端的学科建设计划。2014年起,我们重点投入、重点建设的22个一类高峰学科中,直接服务本市文化品牌建设的就有3个,包括复旦大学的新闻传播学、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与舞蹈学、上海戏剧学院的戏剧与影视学,已经成为本市在新闻、音乐、舞蹈、戏剧、影视领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三大龙头学科。

  三是高峰学科建设基础上,把特色优势文化学术学科纳入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范围,进行重点建设。2016年,本市支持上海大学率先启动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支持学校重点建设艺术学等五大学科。去年,我们把上海音乐学院也纳入重点建设范围,支持学校加快建成世界一流音乐学院。去年,这两所学校也双双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范围,其中:上海大学的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等学科快速发展,进入全国相关学科排名前列。这些学科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源源不断培养文化艺术领域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发挥了基础性、保障性作用,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想问一下徐炯局长,上海一直是中国近现代出版的发祥地,也是出版的重镇,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上海出版有什么新作为和新贡献呢?

  徐炯:谢谢你的提问。上海出版有辉煌的历史,对红色文化的萌芽、成长,对海派文化的形成发展,对江南文化的传承创新都起到过重要的推动作用。我想上海之所以能成为近现代以来出版重镇,首先因为上海是一个文化的重镇,大量优质文化创造的成果成为我们丰富多样的出版资源。同时,也因为上海有众多的优秀出版机构和出版人,不仅从上海,而且从全国乃至全世界汇聚、优选、加工优秀文化成果,然后广泛传播。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上海出版大有可为。现在上海出版作为一个整体品牌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上海在出版特别是学术出版方面是数一数二的。但这些年全国各地出版发展都很快,如果说当年出版版图上上海是一座高峰,那么今天的态势是群峰环伺,我们面临的竞争非常激烈,我们深感慢进就是退步,我们既要保持既有的优势,同时也要争创新优势。

  我们要继续加强学术和专业出版中心的建设,这是这些年一直在做的一项工作。在上海各个出版单位当中挑选领先全国同行的图书品类,通过投入专项资金,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升获取优质书稿的竞争力。至今,上海已经先后评出两批共计20家上海学术(专业)出版中心,未来将继续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资金扶持,到“十三五”末,要把数量扩展到30家。

  二是要推动上海高校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出版资源。刚才高德毅副主任也提到了文教结合机制。正是利用文教结合机制,上海的高校拥有全国领先的科研实力,无论在人文社科,还是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方面有很多创新成果,都可以转化为出版资源。上海的出版社特别是大学的出版社拥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有利条件,我们要利用文教结合的机制,实现好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出版工程,及时把上海的尖端科技成果转化为出版资源。

  再一个要保持上海学术期刊在全国的领先地位,特别是重点支持高校创办外文版的学术期刊,不断提高水平。进入SCI的行列,关系到我国科研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传播能力。现在上海已经有23种SCI的学术期刊,总数占全国12%,其中高校拥有5种,预计在未来两三年要争取再增加两到三种。

  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加快上海文化走出去是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拥有了《文化中国》走出去的品牌,而且拥有主流的销售渠道。2015年开始,我们推出了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支持和鼓励海外的译者翻译中国作品,解决译文质量这个“走出去”的瓶颈问题。现在,我们也在支持上海出版社尝试直接用外文出版国内外学者的学术专著,不需要通过翻译就可以直接进入全球市场。所以,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上海出版可以有新作为,理应有新贡献。

  5、文汇报:我想问一下于局,去年上海市出台了文创50条,目前政策落地情况怎么样?近期听说一些相关产业的实施意见颁布,问一下重点和亮点?

  于秀芬:去年年底市委、市政府颁布了“上海文创50条”,为了推动这项重大政策的落实、落地,市文广影视局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进行了大量的调研、走访,到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取经,学习他们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围绕影视、演艺、民营文艺表演、网络视听、艺术品产业等几个领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听取意见。在这个基础上,市文广影视局会同市发改委、市教委、市财政等13家部门共同研究制订了每个产业的“实施办法”。现在“实施办法”已经完成,并于5月4日由市委宣传部统一正式对外发布。在整个“实施办法”制订的过程中,我们把握三个原则:一是聚焦文化品牌的打造。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打造文化品牌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制订“实施办法”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各个不同产业的特点,以提高这个产业在全国或者在全球的辨识度为目标,来找准、找到政策的入口。二是力求落细、落实。在制订“实施办法”的过程中,我们对人才、土地、金融等在原“50条”中比较原则、宏观的要求,结合各个产业的特点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化。三是各个部门群策群力、形成合力。在整个过程中,13个部门通过20多次专题会议,对“实施办法”修改了70多处,力求使“实施办法”非常明了、有操作性、可落地。

  在此,由市文广局承担的5个产业的“实施办法”,借这个机会给媒体做个介绍。首先是影视产业。在政策中明确,加快推进电影基础摄制设施的建设,聚焦影视创意制作、影视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统筹形成“1+3+X”的布局,“1”是松江大型高科技影视基地的建设,“3”是三个类别的功能集聚区的建设,第一个是人才培养孵化集聚区,着重点包括环上大温哥华电影学院、交大南加大文创学院、上戏阿里电影学院等。第二类是影视制作投资类的功能集聚区。进一步聚焦浦东国际影视产业园、静安影视产业基地、环上大国际影视产业园区、金沙江路互联网影视产业集聚带等重点的投资类功能建设。第三类是影视取景拍摄类功能重点建设,有车墩影视基地、胜强影视基地等。同时,要进一步整合分布在各个区若干个影视产业资源,形成集聚。

  演艺产业,“实施办法”的重点是要把以前比较分散的产业链,按照演艺产业的规律,形成完整的政策支持链,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政策支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主要包括,在创作方面要支持演艺业态创新,支持剧场建设和提升,支持多元化拓展演艺空间。在主体方面,要壮大演艺机构的实力,支持剧院、院线联盟建设,培育专业机构。

  动漫游戏产业,重点聚焦近年来备受各方关注的电竞产业发展,引入国内外顶尖的电竞赛事,对赛事、战队、场馆给予支持,支持优秀的战队建设。同时,还想打造能够代表上海水平、上海风格、上海形象的市级战队,塑造国际知名电竞品牌,探索电竞领域的运动员注册制度。

  网络影视产业,聚焦新科技、新业态,鼓励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有机融合,提升产业发展的技术含金量,鼓励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机构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促进短视频、音频、网络直播、电竞直播等新形态的健康发展。

  艺术品产业,重点要关注艺术品产业的人才发展,着力吸引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艺术家、大企业家,全面落实量身定制、一人一策的人才高峰行动计划,实施青年艺术品人才扶持计划,艺术家驻地计划等。

  徐威(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各位记者,时间有限,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会后和市政府新闻办联系,我们做好联络工作。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