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6日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问答实录

2022-05-31

  1、新华社:请问这次《若干意见》里面哪些条款是通过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扩大到全市的?今年5月上海出台了吸引外资的新政,实施到现在有哪些进展和成效?

  杨朝(市商务委副主任):第一个问题,关于哪些条款是通过自贸区先行先试进而扩大到全市的。在这次《若干意见》的制定过程中,充分吸收了与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相关的先行先试的措施。比如,在金融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发展方面,将自由贸易账户的使用拓展到了外资研发中心,支持外资研发中心通过开立自由贸易账户,享受跨境金融服务政策的便利。再比如,在人才政策方面,吸收了"双自联动"中的人才政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升级,提出了外资研发中心聘雇的外籍研发人员可直接申请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手续,进一步放宽了外籍人才签证有效期限等措施,大大简化了程序。

  第二个问题,今年5月的政策出台之后,上海利用外资有哪些变化。4月26日,市政府发布了沪府发26号文,即《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这也是上海贯彻国发5号文——《国务院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打造利用外资新高地的重要文件。文件出台之后,各区和市相关部门都非常重视,大家都行动起来,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应,上海利用外资的局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成效体现在三个明显:

  一是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高端要素明显集聚。今年以来,本市利用外资进一步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加快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升级,以总部经济项目为主的商务服务业和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服务业,继续实现正增长,1到8月份,实到外资分别增长2.9%和84.6%,商务服务业已经成为本市利用外资的第一大领域。今年1到8月吸收并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30家,其中亚太区总部11家。截至8月底,外商在上海累计设立跨国地区总部数量达610家,其中亚太区总部67家。

  二是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继续加大营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力度,外商市场准入更加公平、便捷,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更加健全和完善。这些可以通过一系列数据得以反映,从纳入可比口径的1.38万户外资企业的运营情况监测结果来看,今年1-7月份,外资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纳税总额增长19.3%,利润总额增长28.6%。同时,外资投资的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 98%以上的外资新设变更事项通过备案的方式来完成,平均备案办理时间缩短至3个工作日。

  三是吸引外资工作进一步加强,各部门推进合力明显形成。坚持市区联动,委办联手,加快构建有序统一的招商引资体系和外商投资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了企业、社会、政府共同参与,市区凝心聚力,共同推动外资发展的良好局面。"亲商、安商、富商、留商"的有力氛围正在显现。各区招商引资积极性充分调动,比如说在市里出台政策以后,浦东新区、静安区等区都出台了鼓励支持总部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面向全球的投资促进网络也正在逐步完善,服务外资的企业力度也不断加强。

  2、解放日报:想请问一下,这次《若干意见》中你们认为最大的亮点有哪几条?目前上海吸引外资研发中心有哪些优势,又面临哪些挑战?预计这些新政实施能在哪些领域产生积极的效果?

  尚玉英(市商务委主任):新政策一方面促进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参与科创中心建设,另一方面使外资研发中心在上海实现发展。新政策在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全球配置方面、知识产权保护和落地方面、更好的服务外资研发活动方面,均有亮点,力求有新的突破。

  在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全球配置方面,最突出的亮点是对创新资源全球配置方面起关键节点作用的外资全球研发中心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中心,给予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同等的政策支持。针对跨国公司近年来呈现的开放式创新新趋势,首次在政策里明确提出要支持外资企业设立开放式创新平台。比如英特尔,其内部技术创新活动要围绕外部技术可获得性进行,简单讲叫外部技术内部化,所以英特尔在许多大学成立了研究所,实际上利用各高校、研究机构的力量获得原始的技术,同时它也设立创新投资基金,对新企业进行技术投资,这现在已经成为跨国公司研发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趋势。上海要集聚外资研发中心,围绕这个发展趋势,进行配套政策支持,是这次政策的亮点。

  在知识产权保护和落地方面,最突出的亮点是加大对外资研发中心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专利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特别是提出了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这两条途径进行无缝衔接的措施。

  在更好服务外资研发活动方面,最突出的亮点是人才,优化外籍人才来沪工作的手续,在全国首次提出允许外资研发中心聘雇的外资研发人员直接申请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手续。另外,明确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可以参与政府计划项目,外籍人才参加政府计划项目的专家库。

  无论是吸引外资企业还是外资研发中心落户上海,上海有几大优势,一是对外开放的优势,上海是个大码头,未来还要建设全球城市。所以上海制定的各类经济政策、人才政策等方方面面都是面向世界,立足全球,具有国际视野。

  二是上海的人力资源优势,很多外资企业,特别是外资研发中心,认为上海人才的可获得性是中国最好的,当然和周边国家比,上海也是最好的。

  三是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在法制环境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是外资各类企业对上海的口碑,或者说是外资企业给上海投下的一张信任票。所以,我们将这些优势,不仅体现在以往的支持外资企业发展政策,体现在上海的产业政策,同样也体现在支持外资研发中心的具体措施里面,下一步将继续产生积极的效应,因为符合企业的需求,符合企业的预期。

  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关键点是具有全球影响力,要面向国际,有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全球人才和成果。上海只有拥有全球一流的人才、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全球有影响力的成果,还有创新驱动发展的实践,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就具有竞争力。支持外资研发中心的若干意见实际上是对外发布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外资研发中心将会代表上海参与全球竞争,将会代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将会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一支重要力量。

  3、上海电台:上海将如何发挥对外开放优势,进一步利用好包括外资研发中心在内的众多全球创新要素,构建开放合作的机制,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裘文进(市发展改革委副巡视员):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是国家战略,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再次要求上海在推进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上有新作为,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升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要求,上海正在加快建设综合性、开放型的科技创新中心,国际化是上海的一个特色,也是上海的一个优势。外资企业、外资研发中心是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一支重要力量。上海正在加快构建更加开放、便捷、高效的新机制,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大力支持各类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更好地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加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提升开放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是建立更具吸引力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全球创新创业人才。进一步优化海外人才永久居留审核条件,取消原有制度中对申请人职务和职称的要求。为外籍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和子女提供申请办理永久居留的便利,推动各类外籍人才到上海来创新创业。2015年海外人才政策出台以后,效果非常好,海外人才永久居留的申请量是新政出台前累计总数的8倍。除了产业领域需要引进海外高端人才,在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创中心建设过程中,要吸引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和团队到上海来开展科学研究。

  第二是推动全球创新要素融入本地创新体系,促进内外资企业创新体系的融合发展。鼓励更多的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高层次研发中心。最近这些年,我们觉得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很多外资企业除了设立研发中心以外,出现了加快在沪设立创新中心的新的趋势和现象,我们也觉得非常欣喜。鼓励现有外资研发机构升级为亚太地区及全球性研发机构,鼓励外资研发机构与本土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实验室,培养专业人才。在外资企业跟本土机构企业合作过程中,有更多技术和人才的溢出和融合,这对进一步提高上海的科技创新能力非常有利。鼓励内外资机构合作联合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和研发类的产业项目。

  三是要促进形成自由开放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的环境。比如说我们22条出台以后,有一个配套文件,就是改革检验检疫的管理制度,对诚信级别高的研发创新企业提供检验检疫通关便利,优化科研用物资的技术监测体系和检验检疫监管制度,提高出入境便利水平。不断优化研发机构的发展环境。

  四是推动本土企业在全球布局创新网络。培育一批本土的跨国公司,提高整合全球创新资源能力,鼓励其加强与外资企业和外资研发中心在"走出去"等方面的合作,携手出海打造我国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的高地。

  4、青年报:《若干意见》中关于科技创新方面有不少内容,请问未来鼓励和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参与科创中心建设,重点要推进的措施有哪些?

  傅国庆(市科委总工程师):为了进一步鼓励外资企业,特别是外资研发中心进一步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我们将根据出台《意见》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为外资研发中心提供更好的服务。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继续吸引外资企业和外资研发中心承接本市财政科技计划的项目。我们将继续秉持对等原则和公正公平、一视同仁的原则,参照世界各国通行做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无论是外资企业还是内资企业,我们都按照符合中国法律要求,在沪注册的企业,包括内外资企业机构都可以承担本市政府的科技计划和项目。

  2015年"22条"意见出台以后,市级层面已经把全市九个委办局服务的19个专项科技计划整合到一个平台,我们称之为"1+9+19"个政府科技项目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外资企业和外资研发中心可以获得更多信息。我介绍一些数据,2013年到2015年大概有120家左右的外资企业,已经承担了约150项的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其中像罗氏制药承担的抗癌药物产业化项目获得了900万元的支持(罗氏自筹8100万元),较好地促进了该企业的发展, 2015年,以年销售额70亿元列上海生物医药领域外资制造业企业第一位。

  另外,我们在本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税收优惠等普惠性政策方面,同样给予外资研发机构和外资企业与本土机构、内资企业同等待遇的支持。根据数据的显示,截止到2016年底,全市累计已有超过千家的外资企业获得了科技政策免税或创新资金扶持;其中,享受所得税优惠的外资企业已经达到800多家,获得的免税金额超过60亿元人民币。

  第二,我们会积极搭建服务外资研发中心的合作交流平台。今年初,我们已经会同商务委等有关部门一起,邀请了部分外资研发中心机构召开座谈会,介绍了本市科技创新政策以及科技创新的计划,同时我们也听取了这些外资研发中心反馈的一些诉求,以及他们对科创中心建设以及科技计划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之后我们也针对他们的诉求,积极协调解决外资研发机构在通关、税收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下一步我们还将通过鼓励外资企业与中小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对接,组织联谊活动常态化互动交流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平台为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服务。

  第三是支持外资企业将研发中心产业化基地落户上海。我们在积极吸引外资机构来沪发展的同时,也重点关注和支持将研发中心和产业化的基地同时落户上海的外资企业和研发机构,来大力推动外资研发机构利用我们政府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把他们取得的科技成果优先在上海申请专利并实现产业化。

  第四是积极鼓励跨国公司及其研发机构来参与研发转化平台和专业孵化器的建设。跨国公司是外资研发机构的一个重要的依托和主要力量。近年来,如像谷歌、英特尔、罗氏制药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纷纷与本地企业开展合作,设立了众创空间和技术合作,促进了本地创新和研发转化。我们将充分利用好外资企业和外资研发机构的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进一步整合项目、技术、资本、人才等不同的合作要素,鼓励他们参与研发转化平台和专业化的孵化器建设,激发本地企业创新源头活力,引导传统经济实体依托科技创新进行转型发展。

  5、东方财经:这次《若干意见》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这些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季晓烨(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以专利、商标和版权为基础的知识产权的保护环境,是整个社会营商环境的组成部分,因此也是大多数研发机构,特别是外资研发中心投资和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这次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如下一些新举措和措施:

  一是鼓励外资研发机构能够在沪通过一些机制,快速地获得专利确权。快速确权有几个途径:第一是利用现有专利的优先审查制度,通过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申请,可以获得快速审查和确权。第二是利用在上海浦东建立的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主要是针对注册在浦东地区、而且在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产业领域的机构,可以通过这个途径去申请专利优先审查、快速审查,达到快速确权、快速维权的目的,有效地降低时间成本。二是这一次的若干意见当中,还重申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些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对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加强行政和司法的有效衔接,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等。

  这些政策举措提出的根本目的主要是两方面:第一是要通过这些举措来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营商的环境。第二是要使外资研发中心融入和参与到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中来,鼓励外资研发中心更好地将知识产权落地上海,在上海实施转化。

  孙卫星(市政府新闻办副巡视员):时间关系,今天发布会提问环节到此结束。《若干意见》全文已在“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和市商务委网站全文公布,欢迎各位查阅。各位记者如有进一步采访需求,也可以和市商务委或者市政府新闻办联系,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分享按钮